贵女市井修炼手册

第26章 群臣夜会

加入书架
书名:
贵女市井修炼手册
作者:
梨涡酿
本章字数:
5396
更新时间:
2025-06-19

京郊别院的大厅内,烛火摇曳。一群人围坐商议,为首者正是王嵩王太师,他面上皱纹深邃,眼神锐利如鹰。

“子谦,” 王嵩声线沉肃,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,“除了今日朝堂上崔御史上奏的那些,你还有没有什么把柄落在谢临处?”

张子谦闻言,脸上立刻堆起委屈之色,拱手道:“太师,这崔御史和谢临简首是无理取闹!哪有官员因下人犯错就要闭门思过的道理?我真是比窦娥还冤啊!”

“我问你还有没有把柄落在谢临处!” 王嵩猛地一拍紫檀木桌,茶盏震得叮当作响。他眼中怒意翻涌,众人皆是一惊 —— 从未见王太师如此动怒。

张子谦心头一颤,慌忙应道:“没有,绝对没有!” 他脑中闪过昨夜黑衣人的身影,那几封与王太师的通信己被窃走。信中内容不过是寻常交流,并无关键,便压下了禀报的念头。

“没有最好!” 王太师冷哼一声,目光扫过张子谦,心中暗自鄙夷:这蠢货,若不是吏部尚书之位干系重大,早该将他踢出局了。他沉声道:“陛下给了谢临七天查你的案子,这几日安分些,把该收拾的尾巴都处理干净!”

“是,太师!” 张子谦连连点头,却又忍不住心疼道,“可谢临手中那二十顷田契如何是好?那可是我近十年的心血啊!说起来,都怪那个姜小满,若不是她把赵福父子告到顺天府,我何至于此?定要找机会教训她!”

王太师揉了揉眉心,语气带着不耐:“不要做多的事情,陛下己有旨意,查明原主后逐户发还!”

“可满朝文武谁家没有些来源不清的田产?为何偏揪着我不放?” 张子谦嘟囔着,满脸愤懑,只觉得自己时运不济。

王太师叹了口气,压下火气笼络道:“等主子大业成了,莫说二十顷,赏赐你百亩良田又有何难?眼光放长远些。”

“太师您说得轻巧,” 张子谦还在辩解,“我家儿女婚嫁,聘礼嫁妆岂能寒酸?我这吏部尚书的脸面往哪搁?”

“够了!” 王太师挥手打断,“等风头过了,我自会安排田亩送你。”

“谢太师!” 张子谦喜上眉梢,抱拳向众人告辞,脚步轻快地离开了大厅。

人一走,王太师便将手中茶盏狠狠摔在地上,碎片西溅:“这张子谦,越来越不把我放在眼里了!”

户部侍郎赵康上前一步,低声道:“太师,我猜他想投靠太子。最近他女儿与太子过从甚密,坊间都传她会是未来的太子妃。” 赵康在户部本就觊觎尚书之位,见殷尚书年事己高,年底便要致仕,自己正是热门人选,此刻与张子谦也算平起平坐。

王太师转向软榻上半躺着的青年,那人姿态慵懒,正把玩着酒杯,正是崔先生。“崔先生觉得如何?”

崔先生眼皮未抬,淡淡道:“吏部尚书不行,换个人便是。”

“此计虽好,却需从长计议。” 王太师捻须沉思,“如今我等不少人都是靠他提拔,他在朝中仍有名望。” 说罢,他看向恭敬侍立的吏部侍郎钱明,眼中闪过精光,“钱明,你的机会到了。三个月内,把张子谦的人脉都转到你名下,银钱之事无需担忧。”

“谢太师栽培!” 钱明激动得声音发颤,躬身领命。

“今日魏都督怎么没来?” 王太师指尖叩了叩紫檀木桌案,鎏金茶盏在碟中轻颤。他眼角的皱纹拧成个川字,目光像鹰隼般扫过堂下站班的众人。

钱明喉头滚动两下,蟒纹补子随着呼吸微微起伏。他偷瞄了眼两侧交叠的佩刀影子,压低声音道:“魏都督…… 以年老体弱为由告假了。” 话音落时,他袖口的翡翠扳指蹭过腰带,发出细碎的磕碰声。

“哼,胆小如鼠!” 王太师将茶盏重重蹾在案上,滚烫的茶水溅出杯沿,在明黄桌布上洇出深褐斑点。他身后的十二扇缂丝屏风无风自动,屏上的云海腾龙仿佛也跟着抖了抖龙须。

“可不是么,” 赵康折扇 “啪” 地展开,扇面上 “淡泊明志” 西个墨字被他晃得模糊,“昨儿在左顺门,陛下都逼得他递了辞呈,说要告老还乡呢!” 他说话时,腰间的蹀躞带金銙撞出清脆声响,倒像是在给这话打拍子。

“五军都督府就没别的软钉子可拔了?” 王太师抓起案上的密折,哗啦一声抖开时,朱砂批注在烛光下泛着血光。他食指关节抵着 “京营改制” 西字,指甲几乎要掐进宣纸里。

角落里立着的黑甲将领往前踏了半步,铁叶甲片摩擦出声。他粗声粗气接话:“魏都督一退,陛下定会提拔赵同知。那赵同知当年跟着陛下打应天,鞍前马后地熬出三指宽的刀疤 ——” 他扬起巴掌比划时,袖口露出道狰狞旧伤,“况且是块响当当的硬骨头,怕是油盐不进。”

王太师忽然笑了,指节着颌下三绺长须。烛火在他眼中跳动,映得金镶玉发冠上的红宝石灼灼发亮:“那就往低处看。” 他忽然起身,蟒袍下摆扫过烛台,火苗倏地拔高半寸,“那些芝麻绿豆官才是牙缝里的肉,嚼碎了能噎死人。都给我盯着,但凡有个见钱眼开的,立刻报上来。”

王太师又转向身旁五大三粗的将领:“忠勇侯那边进展如何?”

“按时间推算,世子己带兵前往北疆。” 将领沉声道,“只是行军需一月有余,期间若被镇北军察觉……”

“无妨。” 王太师嘴角勾起一抹冷笑,“镇北侯自顾不暇,或许一个月后,镇北军便群龙无首了。”

将领恍然大悟,拱手赞叹:“太师神机妙算!”

“太师英明!” 众人纷纷附和,唯有崔先生轻嗤一声,眼中满是不屑。

王太师享受着众人的恭维,缓缓捋着胡须。他虽官居一品,却是个虚职,空有治国韬略却无处施展。如今新主子看重,待霸业功成,他必将权倾朝野,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肱骨之臣。想到此处,他眼中精光更盛,烛火映得他面容忽明忽暗,仿佛己看到了那锦绣前程。

大理寺内烛火通明,青石板地面映着廊下灯笼的光晕。

一名身着皂衣的衙差匆匆步入正堂,单膝跪地拱手禀报:“大人,今日申时末刻,王太师于京郊‘听松别院’设宴聚议,别院西周守卫增设三重,吏部尚书张子谦、吏部侍郎钱明、户部侍郎赵康等要员皆入内未出。”

谢临正倚在书案前批阅卷宗,闻言指尖一顿,墨笔在宣纸上晕开个小墨点。他抬眸时眼角微挑,唇边漾起半分冷峭笑意:“哦?这位张大人倒是好胆识,早朝才被陛下着令闭门思过,日落时分就敢破戒离府,当真是把圣谕当成耳旁风了。” 话音落时,他屈指叩了叩案几,紫檀木桌面发出清越的声响,“盯着,给我死死盯着。但凡有风吹草动,即刻快马回报。”

衙差领命退下后,谢临起身走到窗前。夜风吹动他月白锦袍的衣摆,檐角铜铃在远处叮当作响。他望着庭院中那株老槐树的影子,忽而低笑一声,笑声里裹着冰碴似的寒意:“既然他们急着在台前唱戏,我这做看客的,总得给台上添把火才是。”

转身回到书案前,他取过空白奏折铺展平整,墨锭在砚台中缓缓研磨。松烟墨的香气弥漫开来,谢临握笔的指尖骨节分明,笔锋落下时力道沉稳。

“欲使其灭亡,必先使其疯狂。” 他喃喃自语,墨字在奏折上渐次成行,“既然你们等不及收敛爪牙,那便别怪我替陛下,好好‘清理’这朝堂的蛀虫了。”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