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眼,秋意渐浓,离中秋佳节,也不过几日的光景了。
京城里,家家户户都开始采买节礼,街面上也比往日更添了几分热闹。
晋国公府,自然也不例外。
近几日,府里流水般地往各处送节礼,也收了不少回礼。
这日午后,丁二捧着一个描金的食盒进屋。
“爷。”
丁二将食盒放在小几上,打开盖子,一股子甜香便弥漫开来。
“爷,这是福满斋新送来的月饼,说是……说是崔大姑娘一早便预定下的,特意嘱咐了,中秋前务必送到咱们府上。”
这福满斋的月饼,在京城里可是出了名的金贵难求。
他家的月饼,馅料考究,做工精细,口味更是繁多新巧。
更要紧的是,福满斋的月饼,产量极少,非得提前一年预定,方能得着。
寻常人家,便是有银子,也未必能买到。
赵文靖转过头,目光落在食盒里的几色月饼上。
月饼做得小巧玲珑,饼皮烙得金黄油润,上面细细描绘出“福”、“禄”、“寿”、“喜”等吉祥字样,瞧着便十分喜庆。
丁二见他看着月饼出神,便又凑趣道:“爷,这福满斋的月饼,崔大姑娘可是连续三年都给您备下的。”
“但凡有什么新鲜的好东西,崔大姑娘第一个想到的,就是您。”
“这京城里,要论对小公爷您的这份心思,怕是没人能比得上崔大姑娘了。”
丁二这话,倒也不全是奉承。
崔宝珠追着他家小公爷跑的时候,那真是掏心掏肺的好。
便是小公爷对她再冷淡,再不假辞色,她也依旧乐此不疲。
赵文靖听着丁二的话,唇角不自觉地咧起。
他拿起一块刻着“福”字的玫瑰松仁月饼,放在鼻尖轻轻嗅了嗅。
“呵。”
“前些日子,还在我面前信誓旦旦,说便是嫁不出去,也不会再肖想进我晋国公府的大门?”
“如今,倒又巴巴地送什么月饼来。”
丁二眼珠子一转,嘿嘿笑道:“爷,这福满斋的月饼,滋味可是一绝!奴才从前也只闻其名,未曾尝过呢。”
“您若是不想用,不如……就赏给奴才们尝尝鲜?”
赵文靖闻言,抬手便在丁二的脑门上轻轻敲了一下。
“你小子,倒是会替你主子我做主!”
丁二捂着脑门,也不恼,依旧笑嘻嘻的:“奴才不敢,奴才这不是怕这好东西放坏了,糟蹋了崔大姑娘的一片心意嘛!”
赵文靖轻哼一声,倒也没真生气。
他将那块玫瑰松仁月饼送到嘴边,咬了一口。
饼皮酥软,内馅甜而不腻,滋味果然不俗。
崔宝珠的口味,倒是和他有几分相似。
她总是知道他喜欢什么,不喜欢什么。
牛乳香芋的,是他素来偏爱的。
还有那莲蓉蛋黄的,是他母亲最喜欢的。
她竟连他母亲的喜好,都一并记下了。
赵文靖的心头,涌上一股暖意。
前些日子那般硬气,顶撞他,忤逆他,还敢说出那等大逆不道的话。
如今又送来这些东西,是想服软了?
闹了那么一出,见他真的生气了,便又来哄他?
赵文靖越想,越觉得是这么回事。
他崔宝珠,还能翻出他的手掌心不成?
他看着那块被自己咬了一口的月饼,唇角那丝若有似无的笑意,渐渐变得清晰起来,带了几分自得,也带了几分施舍般的宽容。
“嗯,这月饼的味道,倒还算过得去。”
他慢条斯理地将剩下的月饼吃完,又端起丁二方才沏好的茶,呷了一口。
“罢了。”
“看在她如今学乖了,知道服软的份上……”
“让她当个贵妾,也不是不行。”
/
这边厢,崔宝珠压根儿就没想起来,去年秋日里,自己曾在福满斋替赵文靖订下过一盒顶顶难得的月饼。
今日她穿了一件浅碧色窄袖襦衫,袖子高高挽起,正在小厨房里忙活着。
她脸上几处都沾了面粉,还浑然不觉。
文娘看着自家姑娘这副兴致勃勃的模样,眼底满是笑意。
“姑娘,您慢着些,别烫着了。”
“知道啦,文娘!”
她将一个填满了馅料的面团按进雕着玉兔捣药图案的模子里,用力压实,再轻轻一磕。
一个圆滚滚、图案清晰的小月饼,便落在了撒了干粉的案板上。
“成了!”崔宝珠欢呼一声。
这己经是她今日做的第三炉月饼了。
从和面、炒馅,到包饼、压模,每一步,她都亲力亲为,乐在其中。
“姑娘,这玫瑰松仁馅儿的闻着可真香。”文娘凑过来,深吸了一口气。
崔宝珠得意地扬了扬下巴:“那是自然!这玫瑰酱,可是我去年亲手腌渍的,糖桂花也是新做的!”
文娘笑着点头:“姑娘如今这手艺,便是拿到福满斋去,也能当大师傅了。”
烤好的月饼一盘盘从炉子里端出来,金黄油润,散发着的香气。
有玫瑰松仁的,有枣泥核桃的,有五仁火腿的,还有她特意做的牛乳香芋馅儿的。
这个牛乳香芋馅儿的,是她新琢磨出来的。
她想着,那个人……口味是偏清淡些的。
这牛乳的醇厚,配上香芋的软糯,甜度也恰到好处,他应该会喜欢吧?
崔宝珠的心,没来由地跳快了几分。
她仔细地从烤好的月饼里,挑拣出品相最好,花纹最清晰的。
每种口味都选了两个,凑成八个,取个团圆吉利的好意头。
她又寻来一个精致的食盒,是那种雅致的竹编的,里头铺了干净的素色锦缎。
将挑好的八块月饼,小心翼翼地码放进去。
摆放停当,她又跑到院子里,折了几枝带着桂花。
她将桂花细细地拆下来,取那些金黄的花蕊,撒在月饼的间隙里。
又挑了几朵开得最完整的,用细线束成一小束,轻轻放在食盒的一角。
那食盒里不仅有月饼的甜香,更添了几分桂花的清雅芬芳。
“姑娘,您这心思,可真是巧。”文娘在一旁看着,忍不住赞道。
崔宝珠抿着唇笑,脸颊有些微微发烫。
她又取来早就备好的纸笺和笔墨。
那纸笺是淡金色的,带着浅浅的暗纹。
她提笔蘸墨,略一思忖,便在纸笺上写下:“时维仲秋,明月千里。奉上薄礼,聊表寸心。愿君佳节安康,事事顺遂。崔宝珠敬上。”
写完,她将纸笺吹干,折好,也一并放入食盒中。
又给杨妙莲那丫头包装好一盒。
“文娘,你让个腿脚麻利的小厮,把这些都送到安远伯府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