寿春城内,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战的痕迹尚未完全消散。
空气中隐约还能嗅到一丝淡淡的硝烟气。
混合着初夏的草木芬芳。
陈末站在府衙的窗边,看着外面忙碌的士卒。
心情算不上太好,也算不上太坏。
就在刚才,亲卫来报。
说是徐州刘备遣了使者前来,指名道姓要见他。
刘备?
陈末的眉梢微微挑动了一下。
这个名字,可真是让人有点意外。
他记得在徐州的时候,自己还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。
似乎是想去投奔,结果吃了刘备一个不软不硬的钉子。
好像是嫌他年轻言语孟浪?
具体记不太清了。
反正不是什么愉快的经历。
如今这位刘皇叔派人来,还点名要见自己。
难道是来……叙旧的?
陈末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。
恐怕是黄鼠狼给鸡拜年,没安好心。
不过,伸手不打笑脸人。
见见也无妨。
“让他等着。”
陈末淡淡吩咐了一句。
他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。
曹老板召见。
这才是顶头上司,怠慢不得。
穿过回廊,来到议事厅。
曹操己经在了。
这位枭雄此刻没有了战场上的杀伐之气。
脸上带着几分少见的温和。
甚至还有点……慈父的柔情?
“文蔚来了。”
曹操招了招手,示意陈末坐下。
“主公寻我,可是为了那八万降卒之事?”
陈末拱手问道。
曹操却摆了摆手。
“不急。”
他看了一眼旁边的曹昂。
曹昂今日也一身劲装,英气勃勃。
只是在曹操面前,显得有些拘谨。
“文蔚啊,你看我儿子脩如何?”
曹操忽然开口问道,语气带着几分考量。
陈末一愣。
这是……什么意思?
他看向曹昂,曹昂也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。
“子脩公子,英武不凡,颇有主公之风。”
陈末斟酌着词句,中肯地评价道。
这话倒也不全是恭维。
曹昂确实是个不错的年轻人。
“哈哈哈。”
曹操闻言大笑。
“文蔚,我欲请你为子脩之师,教导他兵法谋略,你意下如何?”
曹操终于图穷匕见了。
原来在这儿等着呢。
当老师?
陈末眼角微微抽搐了一下。
他自己都还是个半吊子水平,全靠穿越者的先知先觉。
教个锤子。
再说了,给未来的魏文帝他哥当老师,这责任太大。
万一没教好,或者教得太好了,改变了历史,那乐子可就大了。
“主公厚爱,末愧不敢当。”
陈末立刻起身,躬身行礼。
“哦?为何?”
曹操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。
他觉得陈末是个可造之材,又是年轻人。
与曹昂年岁相差不算太大,应该能说到一块儿去。
“末,散漫惯了。”
陈末一脸“诚恳”地说道。
“平日里不喜拘束,怕是会带坏了子脩公子。”
他顿了顿,又补充了一句。
“再者,末之所学,皆是些阴诡之术,战场杀伐有余,修身治国不足。”
“恐非人臣教导世子之道。”
这话说得,就差首接说自己是个大忽悠,只会旁门左道了。
曹昂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。
这位陈将军,也太……耿首了吧。
曹操盯着陈末看了半晌。
眼神有些复杂。
他自然不全信陈末的鬼话。
什么散漫惯了,什么阴诡之术。
这小子要是真那么不堪,能献计水淹寿春?
能在濮阳把吕布耍得团团转?
不过,他也看出了陈末的坚决。
这小子,不想干。
“也罢。”
曹操叹了口气,有些遗憾。
“人各有志,我不强求。”
他挥了挥手,示意陈末不必拘谨。
“不过,你这脑子,确实不能闲着。”
曹操话锋一转。
“扬州初定,百废待兴,你有什么章程?”
总算说到正事了。
陈末心中松了一口气。
当老师什么的,还是算了吧。
压力山大。
“主公,扬州新下,民心未附。”
“袁术旧部虽降,但人数众多,足有八万之众,若处置不当,恐生祸乱。”
陈末正色道。
这八万人,可不是小数目。
一旦哗变,后果不堪设想。
“文蔚有何高见?”
曹操眼神一凝。
“裁撤。”
陈末吐出两个字。
“裁撤?”
曹操有些意外。
“这八万人,都是青壮,若是收编,我军实力必然大增。”
他不无心动地说道。
陈末摇了摇头。
“主公,这些人,久经战阵,桀骜不驯。”
“强行收编,怕是难以掌控。”
“不如,效仿昔日屯田之策。”
“将这八万降卒,悉数解甲归田,令其开垦荒地,恢复生产。”
“如此一来,既消弭了隐患,又能充实粮仓,一举两得。”
屯田。
曹操的眼睛亮了起来。
这确实是个好主意。
当年他在兖州,就是靠着屯田,才迅速站稳了脚跟。
“好!”
“就依文蔚之言!”
曹操当即拍板。
“留下三万精兵,镇守扬州各地。”
“其余八万降卒,全部屯田。”
他看向陈末,目光中带着欣赏。
这小子,总能想到点子上。
“只是……”
曹操话音一转,脸上露出一丝不爽。
“庐江那地方,被孙策那小子给占了。”
“真是气煞我也!”
他一拳砸在案几上。
庐江,地处要冲。
原本也是袁术的地盘。
袁术败亡之后,曹操本想顺势拿下。
结果,孙策动作比他还快。
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,庐江己经插上了孙家的旗帜。
“主公息怒。”
陈末劝道。
“孙策占据江东,水军冠绝天下。”
“我军并无水师,想要渡江攻取庐江,难如登天。”
这话说得,很现实。
也很扎心。
曹操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。
可就是咽不下这口气。
眼睁睁看着一块肥肉,被别人叼走了。
“那孙郎,不过双十年纪,竟有如此胆魄。”
曹操感叹道,语气中带着几分复杂。
有欣赏,也有忌惮。
“江东猛虎,名不虚传。”
陈末也附和了一句。
孙坚厉害,他儿子孙策,更是青出于蓝。
这江东小霸王,可不是浪得虚名。
“罢了罢了。”
曹操摆了摆手,显得有些意兴阑珊。
“暂时,就先让他得意几天。”
“等我腾出手来,再跟他算账。”
他现在的主要精力,还是要放在北方。
袁绍那个大敌,才是心腹之患。
扬州事了,曹操班师回朝。
大军浩浩荡荡,返回许都。
一路上,旌旗招展,军容鼎盛。
回到许都之后,曹操立刻入宫面圣。
向天子奏请,封赏此次平定扬州的功臣。
当然,也少不了对各路诸侯的一番“安抚”。
很快,圣旨下达。
刘备,加封为左将军,宜城亭侯,奉旨屯兵小沛。
吕布,加封为后将军,假节,领徐州牧,仍驻徐州。
孙策,加封为前将军,封吴侯,领会稽太守,镇抚江东。
这几道封赏一下来,天下震动。
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曹老板这是没安好心啊。
尤其是在徐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