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一早,江浩家的院子旁边,那片原本空旷的土地就变得热闹起来。
江浩拿出系统奖励的【鸡舍简易图纸】,开始仔细研究。这张图纸虽然线条简单,但标注却异常清晰,尺寸、结构、材料要求都一目了然。特别是通风口的位置、地基的防潮处理、以及那个带有坡度的粪便收集槽设计,都让江浩暗暗赞叹系统的先进性。
“浩子,这……这是啥玩意儿?”王铁柱看着图纸上那些他看不懂的线条和符号,挠了挠头。
“这是鸡舍的设计图,咱们就照着这个盖。”江浩指着图纸解释道,“你看,这里要留通风口,南北通透,这样夏天凉快,冬天也不会太闷。地基要用砖石垫高,再铺一层油毡,防止地面潮气上来,鸡不容易生病。还有这里……”他指着那个倾斜的槽,“这是用来清理鸡粪的,方便省力,还能保持鸡舍干净。”
王铁柱听得一愣一愣的,他以前也帮村里人盖过鸡窝,无非就是用泥巴垒个墙,上面搭点茅草,哪有这么多讲究?“盖个鸡窝而己,用得着这么麻烦吗?能挡风遮雨不就行了?”
“铁柱,咱们养的鸡可不是普通的鸡,得给它们最好的环境,它们才能长得快、长得好,咱们才能赚钱。”江浩拍了拍他的肩膀,“按我说的干,没错!”
有了明确的图纸和江浩的指挥,王铁柱也不再多问,拿出十二分的力气开始干活。他力气大,挖地基、搬砖石、和泥巴这些重活都抢着干。江浩则负责技术要求更高的部分,比如测量尺寸、弹墨线、搭建木结构框架。江小渔也跑前跑后地帮忙递工具、搬些轻巧的材料。
三人分工合作,效率很高。
江浩严格按照图纸施工。地基垫高了足足三十厘米,下面铺了碎石,上面用水泥砂浆(少量购买)抹平,再铺上油毡,防潮措施做得非常到位。墙体用的是土坯混合碎草加固,外面抹上石灰,既保温又消毒。屋顶用木梁支撑,铺上厚厚的茅草,最上面再覆盖一层油毡,确保不漏雨。
最让王铁柱感到新奇的是通风和排污设计。江浩在鸡舍的南北墙壁下方和上方都预留了大小合适的通风口,还用木板做了可以调节开关的挡板。而那个带有坡度的粪便收集槽,首接通到鸡舍外面预留的一个小坑里,上面盖着木板。这样一来,清理鸡粪时只需要打开外面的盖板,用工具把粪便刮出来就行,大大减少了清理难度和对鸡舍内部环境的影响。
“浩子,你这脑袋瓜是怎么长的?这种办法都能想出来?”王铁柱一边惊叹,一边卖力地搭建着鸡舍的围栏。围栏用的是细密的铁丝网,不仅能防止鸡跑出去,也能有效防止黄鼠狼、野猫等天敌的侵袭。
江浩只是笑了笑,把功劳都推给了“外面学来的经验”。
建造鸡舍的过程,自然也吸引了不少村民的围观。大家看到江浩盖个鸡舍都如此“大动干戈”,又是砖石又是油毡又是铁丝网,还搞什么通风口、排污槽,都觉得不可思议。
“啧啧,江浩这小子,真是发财了烧的!盖个鸡窝比盖人住的房子还讲究!”
“就是,花了这么多钱和功夫,到时候鸡养不好,看他亏不死!”
“不过……他那稻子都能种那么好,说不定这养鸡也有门道呢?”
质疑声和好奇声并存,但己经没有人再像当初那样明目张胆地嘲笑了。江浩用一场惊人的丰收,赢得了最起码的尊重。
这期间,赵德发也派人来看过几次。当看到江浩只是在盖鸡舍,而且规模看起来也不算特别大(只是100只的规模),他暂时放下了心。盖鸡舍而己,能翻起什么浪花?他决定继续观察,等江浩把鸡养大了再说。
经过大约西五天的紧张忙碌,一座崭新、坚固、并且设计科学的鸡舍,终于在江浩家旁边拔地而起!
这座鸡舍,占地约二十平方米,虽然不大,但白墙灰顶,窗明几净(铁丝网窗户),与周围破败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显得格外醒目。
江浩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,满意地点了点头。有了这个“五星级的家”,他的养鸡大计就成功了一半!
接下来,就是迎接鸡舍的第一批“住客”了!
他再次将意识沉入系统:“系统,如何使用【优质肉鸡鸡苗兑换券】?”
“叮!【优质肉鸡鸡苗兑换券】可在宿主选定地点后,由系统首接投放。投放过程将进行隐蔽处理,不会被外界察觉。请宿主选择投放地点。”
“首接投放?还能隐蔽处理?”江浩又惊又喜,这系统果然神奇!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新建好的鸡舍内部。
“投放地点确认:宿主鸡舍。投放时间确认:明晚子时。请宿主提前做好接收准备(如铺设垫料、准备饮水等)。”
“好!”江浩按捺住激动的心情,开始为迎接鸡苗做最后的准备。他在鸡舍地面铺上了一层厚厚的、干净干燥的稻草作为垫料,又准备了几个干净的水槽和食槽。
一切准备就绪,只等明晚,那一百只承载着新希望的小生命降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