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国府。
纪一川带人闯入府中,只见贾敬老泪纵横,满脸怒容的盯着绑在地上的贾珍。
“纪大人,贾珍目无君父,犯上作乱,已被我贾家擒拿,开革出族,任凭大人处置。”
贾珍不停挣扎,满脸哀求的看着自己的老父亲,乞求贾敬能救他一命。
贾敬满眼血丝,苍老的面容上写满了坚定和无情,彻底粉碎了贾珍的最后一丝希望。
贾珍不甘怒吼,无能狂怒!
纪一川旁观这场父子大戏,略带戏谑的调侃道:“老大人当真果决,亲儿子说放弃就放弃,好手段!”
贾敬怒目而视,“纪大人何出此言?莫非想株连贾族,斩断陛下与圣母皇太后最后一丝羁绊吗?”
纪一川神色突变,这老登扯着圣母皇太后的名声做后盾,逼迫他就此收手,当真是狗胆包天!
“老匹夫慎言!”
纪一川大声呵斥,“圣母皇太后何等尊贵,岂能容你污蔑!”
身后的锦衣卫各个拔刀,虎视眈眈的盯着贾敬。
贾敬凛然不惧,请出身后的丹书铁券,面南而跪,口中振振有词。
“太祖爷,昔日的承诺难不成都不作数了吗?我等先祖为大周抛头颅,洒热血,最后还是躲不过被人清算吗?”
纪一川心中一跳,连忙带锦衣卫避开贾敬。
这个老疯子看样子是真的毫无顾忌了,如此决绝看样子必有依仗。
果不其然,贾敬的盟友们很快登门,联手与锦衣卫对峙,颇有一种不死不休的气势。
北静王、南安王世子、东平王世子、西宁王世子齐聚宁国府,为贾家张目。
八公府除了英国公府和镇国公牛家也都到齐了。
一群开国勋贵嚷嚷着要进宫讨个公道。
贾珍看着这一幕,眼中再次爆发出强烈的求生欲。
“诸位老亲不顾危难仗义执言,贾家感激不尽!”
“老夫相信,陛下重情重义,断然不会听信谗言,对母族动手。”
“纪大人,您说呢?”
纪一川握在手中的刀几次想要出鞘,却碍于影响不得不强忍着退让。
“老大人好气魄!但愿你日后不会后悔!”
“送客!”
贾敬身边的亲卫,将贾珍扔给锦衣卫。
管家上前送锦衣卫出府,并送上贾家的‘诚意’。
“哼!软硬兼施,果真厉害!”
纪一川眼中闪过一丝忌惮,这个老东西绝对不好对付。
他挑选的时机太准了!
陛下刚刚血洗怀王一脉,朝中血雨腥风,政局动荡。
这个时候,开国勋贵抱成一团,联手施压,只求自保。
陛下为了大局,不会不答应的!
“等着吧,等陛下腾出手来,必会清算你们这些蛀虫!”
西宁王手握陇右河西八万边军,南安王手握东南六万水军。
北静王、东平王虽然早早上交兵权,可暗地里仍旧兴风作浪。
八公府虽大多没落,但人脉影响仍旧不容小觑。
单看贾家就能明白,这些百年勋贵的可怕之处。
没有一位帝王能容忍这些蛀虫一直趴在朝廷身上吸血。
四王八公再厉害也不会是陛下的对手!
贾敬,咱们来日方长!
纪一川带人离开,宁荣两府上下都松了口气。
贾母连忙让人叫贾敬前来询问内情,怎料被贾敬三言两语打发了过去。
贾母非常不满,一个两个的都不把她这个老封君当回事了!
纪一川回宫向罗晖告状,罗晖为了警告这些老牌勋贵,直接下旨将贾珍凌迟处死!
令北静王亲自监斩!
四王八公对罗晖的铁血手段颇为畏惧,不想继续激怒这位乾刚独断的暴君,老老实实的安分下来。
宁国府的爵位也被罗晖顺势收回,贾蓉只得到了一个云骑尉的勋爵补偿。
七品勋爵?还不能传承?
要之何用!
贾蓉恨不得亲自出手去凌迟贾珍。
你个老不死的东西,活着欺负我,死了还要坑我一把是吧!
两府族人对贾珍怨气滔天,荣国府更是蠢蠢欲动。
宁国府已经名存实亡,再占着大宗的名分有些说不过去了吧!
贾母频频接触族老,时常把贾政叫过去陪客,打的什么主意,贾敬心知肚明。
“既然叔母有了念想,那咱们就干脆分宗吧!”
贾敬毫不犹豫的做出决断。
贾母反而有些踌躇不定,“敬儿,你误会了,老身只是见你弟弟无所事事,这才想着让他帮你分担些族务,你不要多想!”
贾家的家主和荣国府一脉的家主可不是一个概念。
贾母舍不得那些利益富贵。
“呵,叔母当真这么想?不怕我宁国府牵连你们吗?”
贾母心头一惊,显然是想到了什么。
“敬儿,你……”
贾敬抬手阻止贾母的推测,“叔母,我意已决。树大根深,咱们也该分道扬镳了!”
贾母面色复杂,想起十几年前的惨案,再也没有一丝犹疑。
“敬儿,宁国府已经落魄至此,你就不要再折腾了,安安稳稳的教育子孙,让他们去光耀门楣不好吗?”
哼!你还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!
若两府换个处境,且看你能否坐得住?
虚伪!无耻!
贾敬不想再应付这个利欲熏心的老妇人,叫来各脉当家人,直接宣布分宗之事。
一群老头子直接被震晕了!
分宗?
贾家都混到这步田地了还分宗?
你们两府到底要怎样?
宁国府一脉的族人坚决反对,荣国府一脉的族人也大为不满。
两府唇齿相依,早已不分彼此。
这个时候分宗,两府都会元气大伤!
贾敬到底在发什么疯?
贾家宗祠内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声。
可惜,贾敬态度强硬,贾母又迟迟不现身阻拦。
两府当家人决心已下,其他人就算反对又有何用?
于是,贾蓉继失去爵位后,又一次失去了贾家族长之位!
两府分宗惊爆了一地眼球!
连后宫的娘娘们都多有了解。
抱琴和雪雁跟着皇后娘娘身边的女官一起来到贾府,悄悄询问内情。
贾母含糊其辞,不敢如实相告。
贾政经过最初的失落后,很快振作起来。
堂而皇之的开始整顿族务,首当其冲抓学堂教育。
贾宝玉深受其害,每天起的比鸡早,睡的比狗晚,再也没时间伤春悲秋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