俞悦和元离在热闹的市井中穿梭,眼睛不断扫视着周围的一切。突然,俞悦的目光被一个卖糖画的小摊吸引。只见摊主手法娴熟,一勺糖汁挥洒间,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便出现在画板上。俞悦灵机一动,拉着元离说:“咱们也做糖画生意如何?这东西看着简单,成本也不高,定能吸引不少人。”元离摇了摇头,说道:“生意做独市,买卖抱先行。”咱们要找个别人都没有做过的生意,这样竞争少,盈利多。
俞悦听了元离的话,觉得很有道理,不禁问道:“那你可有合适的生意点子?”元离环顾西周,眼神落在街边一位说书人身上,人们围坐一团听得津津有味。他眼睛一亮,说:“咱们开个说书茶馆如何?收集各种精彩话本,让说书人来讲,再搭配茶水点心。既新鲜又能吸引爱听故事的人。”俞悦拍手称赞:“好主意!说书茶馆,这确实少见。而且人们喝茶听说书,肯定还会点些吃食,盈利渠道也多。”两人越说越兴奋,立刻开始商量具体事宜。他们打算先去收集各类精彩话本,再寻找合适的场地,招募说书人。说干就干,俞悦和元离带着满腔热情,朝着新的目标奔去,期待着说书茶馆能在这繁华市井中闯出一片天地。
然而,他们的计划并非一帆风顺。当他们去收集话本时,发现不少好的话本售卖的价格很高,要是买下来很长时间不能回本。俞悦灵机一动,在老家看过的故事照葫芦画瓢写下来,不就是现成的话本子吗?这样就是费些笔墨纸砚,手到擒来的事儿就不费事儿去折腾了。
元离则西处打听合适的场地,却发现租金高昂,地段好的更是难寻。
就在他们为这些难题发愁时,意外结识了一位落魄的老说书先生。老说书先生听闻他们的计划,十分赞赏,不仅愿意低价为他们说书,还把自己珍藏的话本拿出来。有了老说书人的加入,他们的信心大增。
经过一番努力,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位置不错、租金也能相对合适的场地。这里离着主街不远,是个拐角的位置。和屋主讨价还价租了两年,用了一千两银子成交,比要价足足少了二百两。但是店内陈旧,俞悦找了师傅装修用足了功夫,设计墙壁用的是白色墙壁,木制吊顶,石头铺成的地面。屋内桌子椅子都采用準卯设计,古朴典雅。大堂中间用木头做成一个台面,上面摆放一桌一椅,桌上有纸扇,醒木、手帕,台下摆的都是长凳子,二楼三楼开窗就能看到楼下的表演。
装修接近尾声时,俞悦和元离又面临新问题。招募的伙计经验不足,服务水平参差不齐,而老说书先生年纪大了,精力有限,难以长时间连轴转。俞悦和元离决定亲自培训伙计,从礼仪到服务流程,一点点纠正,还贴出告示招募年轻的说书先生。就在这时,隔壁店铺的老板得知他们要开说书茶馆,心生嫉妒。他西处散布谣言,说俞悦他们的茶馆环境差、话本无趣。这导致原本有意来茶馆的人都开始犹豫。俞悦和元离并未搭理他,两人在大门口贴上一副对联,上联写着:“扇摇千古事,道尽世间悲欢离合”,下联是“木醒万重情,说遍人间善恶忠奸”,横批“书韵茶香”。过往行人看到这副对联,纷纷称赞其精妙,不少人被勾起了好奇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