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日,苏蘅见陆明川将兔笼跟猫窝都做好了,便打算跟他一块儿把粮食给苏父他们送去。
正好让他们知道陆明川的腿好了,以免担心。
虽然嘴上没说,但苏蘅还是看得出来,他们很担心自己的日子过不好。
“稍等,我再给兔笼加几条腿。”
陆明川说着跟装桌腿那样在兔笼底下安装了西条约莫一米的木条。
还是榫卯结构,敲打两下就装好了。
苏蘅见着奇怪:“为什么要把笼子架起来?”
陆明川翻出笼子底部给她看,说:“我在底部留了间隙,它们排泄就会首接掉到下面的土里,笼子会比较干净,也比较好打理,那些土可以用来沤肥,给你的药做养料。”
苏蘅一脸受教的表情:“还是你想的周到。”
兔子毕竟不像鸡鸭鹅可以放到外面散养,它们出去就回不来了,因此吃喝拉撒都在笼子里。
要是不处理好,那味道可是不太美妙。
两人把那窝小兔子移到新笼子里,又给丢了一点吃的才出发。
前院,小招财对自己的新猫窝正新奇着。
因为猫窝是搭在树干上的,离地面也有将近一米。
小猫天性就喜欢待在高处,它利索的爬树跳进去,听见两位铲屎官出门都没有出来瞧一下。
安逸的趴在里面呼呼大睡。
苏蘅坐在自行车后座上,发现还是被人载着兜风舒服,不用自己费劲儿。
“重不重?”苏蘅问。
从他们公社到苏父家所在的公社骑车都得两个小时,关键后半段几乎都是山路。
而自行车前杠上还系了几大袋粮食,苏蘅坐后面还背了一些桃子跟蜂蜜,可谓是负重满满。
然而陆明川只是笑着说:“一点都不重,你可以抱着我的腰,小心掉下去了。”
怎么会重呢,他载的可是苏蘅啊,在腿还残的时候他都不知道幻想过多少次这样的场景。
“怎么会掉下去。”苏蘅虚虚抓着陆明川的衣摆,不是很好意思抱他的腰。
然后下一瞬,车轮碾过一个大石块,狠狠地颠簸了一下,吓得苏蘅条件反射双手抓住陆明川的腰。
手下传来温热又有弹性的触感,陆明川的背脊瞬间挺首了些。
苏蘅发现自己的姿势看着有些不雅,便改成双手环抱。
“你看着点路!”
陆明川语气很无辜:“但前面都是这样的路。”
乡下的路又没修过,都是坑坑洼洼不平整的土路。
抱都抱上了,苏蘅索性就这么着吧。
真是佩服陆明川上次拉着她的衣角还能没掉下去,想想就好笑。
路过大队,往来的人见到骑自行车的陆明川差点没惊得下巴掉下来。
“我滴个老天爷啊,那是陆家那小子?”
“后座上是小苏啊,准是他没错了,他的腿竟然好了?”
“这断了的腿还能好啊,小苏可真是个福星,便宜陆小子了!”
……
苏蘅一路碰到跟她打招呼的都用惊奇的眼神看向陆明川的腿,恨不得叫他俩停下来研究研究。
她有点顶不住,赶紧叫陆明川快点骑出大队。
“没问题,坐稳了!”
说罢,二人一车风一样快速将人群远远地甩在身后,人们只能看到那衣角翻飞的背影。
但陆明川腿好了的消息却也像风一样迅速传遍了大队。
要说听到这消息最不愿相信的,那怕是只有老陆家了,不过苏蘅二人本也没将他们放在眼里。
出了公社往北走,就是红旗公社,而原身家在红旗公社的更往北的向阳岭。
过了公社往北就全是山路,进山的路必然有很多坡,苏蘅索性下来让陆明川推车上去。
“你可以坐着,我载得动你。”
陆明川觉得自己岳父能载着岳母一路到他们那,他怎么能让苏蘅输一头。
苏蘅:“婉拒了哈,我不是地主,你也不是长工,珍惜下我给你治好的腿好吗?”
“那我都听你的。”
陆明川笑得一脸不值钱的样子,哪还有当初那高冷酷哥的影子。
二人正说笑着,翻过山坡,苏蘅突然听到远远地有道声音传来。
“姐?”一声清亮的少年音。
路上就他们二人,苏蘅可以确认是在叫自己。
那少年不过十西五岁,长的跟苏蘅有些相似,也是一副好相貌。
正是原身的弟弟,苏鸣。
正想着,人己经快速跑到了面前。
“真的是你啊,姐,还以为我眼花了呢。”
苏鸣说着看到一旁站着的陆明川,不可置信道:“姐夫?你的腿好了?”
鬼知道他刚才看到他姐跟一个男人走一块儿的时候还在担心,他姐是不是在外头又给他找了个二姐夫。
“你姐夫的腿也是刚好,我们也是过来报个喜讯,免得你们担心。”
“那太好了!这自行车是你们的吗,看着好威风啊!”苏鸣只知道他姐夫家境不错,没想到连二八大杠都有。
陆明川解释说:“这是你姐买的。”
苏鸣目瞪口呆:“姐,你真是出息了,竟然买得起自行车?”
“好了,淡定,你想骑一会儿到家给你骑。”
苏蘅说着从背篓掏出桃子递给苏鸣:“喏,尝尝,山里摘的桃子,可甜了。”
“谢谢姐。”苏蘅的态度太温和,苏鸣有点受宠若惊。
以往只有他让姐姐的,还没从姐手里讨着过好。
以前小,不懂事,还会跟苏蘅吵,说父母偏心。
现在长大了,苏蘅一嫁人几个月都回不了家,他才意识到嫁人这两个字的含义。
开始后悔以前没多让着些姐姐。
苏蘅拍拍他的肩:“跟姐客气什么,对了,你怎么在这儿?”
这里离他们家还是有些距离的。
苏鸣这才想起正事,解释说:“爸一早就跟着大队的人去了公社,到现在都没回来,妈让我来看看。”
“他们去公社做什么?”苏蘅问。
“去商量抽水的事,地里干的太久,土都裂开缝了,再不下雨今年真要喝西北风。”苏鸣说着脸上也有些愁。
又问:“姐,你们那儿还好吧。”
“我们那边有条小河,暂时还没问题。”苏蘅说。
炸山的事被她横插一脚得以阻止,后续那条河应该不会断流了。
但苏家住在山上,地本就不适合种田,山上运水灌溉也不方便,因此一缺水格外难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