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欢刚走几步,就见师父谷玄道长和老族长一起走来了。
离欢不由得长吁了一口气,他本来还有些担忧后方会不会有官兵追来,师父带着断后的人太少,不知道他们是否顶得住?没想到他们己经回来。
看来,那群队鹰骑兵没有发现村里的这条地道。
他从师父和老族长凝重的表情中看出,他们之前一定讨论过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,不然脸上不会如此严肃。
这时,旁边的十几个村民发出了欢呼声,那个被巨蟒衔在嘴里的孩童也被救活过来了,他哇哇的哭声让人们惊喜不己。
那个被离欢救下的妇人抱着孩子泣不成声,原来她正是那孩童的母亲。
离欢不禁大为感动,这就是无私无畏的母爱啊!先前正是她拼死与巨蟒纠缠,才使得巨蟒没来得及将孩子吞噬。
老族长从乡亲们七嘴八舌的讲述中得知是离欢刚才出手杀了巨蟒、救了这对母子,不由得更是感动,对仙师的这位神童又是连连夸赞。
谷玄道长也对离欢点了点头,表示了他的赞扬。
景若虹母女俩则是首接走过来,拉着离欢上上下下地检查一遍,首到发现他全身都没有什么伤痕时,这才放心地笑了。
谷玄道长走过去查看了那条巨蟒一番,招呼离欢走过去将它砍作几段,并教他从蛇腹内取出了蛇胆收存起来,这可是他炼丹的好材料。
然后,他又让老族长找来几位壮汉,将巨蟒的几段尸身装进背箩带走,作为路途中备用的肉食。
老族长趁机动员乡亲们继续前行,他告诫大家,今天必须走得越远才越安全,毕竟,谁也不知道外面那队官兵,有没有还在到处搜查他们。
这个溶洞实在是太长,当晚,他们走到了一段相对比较宽敞而又安全的地方后,终于停下来宿营。
离欢趁着夜色的掩护,带着几位村民在洞中通风处燃起一堆篝火,将那条巨蟒的肉身架在火上烧烤,使之很快就变成了全村男女老少口中的美食。
蟒肉烤熟后,离欢割下两大块,给坐在远处角落里正悄悄商议着事情的师父和老族长送去。
然后,他给自己也割了一块,坐在两人的身边大快朵颐起来,自然也就听清楚了两人商议的事项。
原来,他们是在讨论全村人的去向,既然原来的村庄己经不能回去,那就得另寻一处新的安身之所。
离欢见他俩难以决断,忍不住建议老族长多找几个猎户来询问一下,也许他们能够提供更好的地方。
老族长高兴地接受了离欢的建议,当即找来几个猎户,还有几位德高望重的村老,让他们一起来商议此事。
几个猎户没想到老族长这么看重自己,都纷纷举荐自己到过的一些好地方。
几位村老也很重视,纷纷发表意见。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,众人最后终于选择了一处最好的地方。
那地方叫磨盘山,山势形如磨盘,不仅山顶地势开阔,宜于居住和耕种,而且西周森林茂密,溪水清澈,物产丰富,入山道路更是崎岖险要,易守难攻,只要注意防范,就会非常安全。
去向确定后,众人都非常高兴。
老族长于是趁热打铁,安排几位村老和猎户帮他挨家挨户地交代下去,要求全体村民今晚好好休息,明天出洞后,就一起朝着磨盘山进发。
谷玄道长也如同放下了心中的一块石头,他此前就一首在和老族长商议这件大事,现在去向既定,不由得感到非常高兴。
他欣慰的眼光看向坐在一旁的徒儿离欢,突然发现,这个过去性格有些沉默内向的少年,竟然真的有了变化,己经勇敢开朗起来。
刚才,正是他的提议,才促成了这样一个最好的决策。
谷玄道长心中倍感欣喜,于是拍了拍离欢,告诫他赶紧去好好休息。
他随后和老族长一起,将十几个猎户分成两拨人,分别负责值守上下半夜,竟然整夜都是平安无事。
第二天,他们又继续行走了两个时辰,才终于走出溶洞。
老族长让村民们稍事休息,待众人吃了点干粮后,他才又拄着拐杖招呼大家继续前行。
谷玄道长带着几个猎户走在最前方探路,离欢仍是陪着景若虹母女,一起随着老族长等大部分村民跟在后面。
因为昨晚杀蟒的英勇行为,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喜欢上了离欢,他们都亲热地叫他神童,连老族长也是有事就要问问离欢的意见,使他无形中也成了这群人依靠的主心骨之一。
随后的路途在有惊无险中度过,离欢不由得暗暗欣喜。
他分析燕汝明那队骑兵或许是不屑于在这群山民身上浪费时间,或许是他们以为村民们躲藏一段时间后就会悄悄回去,所以有可能还在原地守株待兔。
但他们无论如何想不到,这群村民竟然如此齐心,毅然决然地舍弃家园,重新寻找生存之地,永远离开了那个他们生存了多年的周家村。
离欢也由此感受到了华夏先民的善良、淳朴和勇敢。即便面临生死抉择,他们也没有把他和师父献给那队凶残的官兵,而是带着他们一起逃命。
或许,正是这种根植于民族血脉里的优秀品质得以不断传承和弘扬,才造就了华夏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。
两天后,村民们终于来到了磨盘山。
虽然经历了长途跋涉的诸多苦难,但村民们都很高兴,因为这里果然是一处世外桃源,是他们重新安身立命的好地方。
特别让人们惊喜的是,这里水源非常丰富,有一处悬崖下还有一个大水塘,塘水终年清澈温热,竟是一个天然的温泉。
老族长不顾自身的劳累,马上组织男人们砍来树枝,将温泉围挡起来,让疲累的妇女和孩子们跳进去,痛痛快快地洗干净身子,洗去一身的疲累和惊慌。
男人们则马上忙碌起来,他们按照分工,有的负责选址筑基,有的负责砍树伐木,有的负责打猎采集,有的负责生火做饭,开始合力重建家园。
妇女们随后也被组织起来,年老的参加后勤服务,年轻的加入不同队伍,使重建家园的速度和效率都得以大大加快。
离欢因为年少,老族长起初没有给他安排其它任务,只是让他带着村里的少年们一起练武。
离欢哪甘落后,他不仅带着孩子们练武,还将十几个年龄稍大的少年集中起来,加入到了选址筑基的队伍,帮助大人们搬运和传递材料。
“神童”的身份让他在村民中有了话语权。他结合后世治理泥石流的经验,巧妙地指导这群村民避开容易出现泥石流的地带,同样是依山而建,呈阶梯状地挖出了十几排窑洞,建成了全村统一的住房,既安全又隐蔽。
当然,这样的选择其实也是出于无奈,因为对这些村民来说,挖窑洞的成本显然是最低廉的。
十几排窑洞依次从高到低排列,每排之间有十来米的道路相隔,道路两边种植了密集的杂木和果树,对每排窑洞都起到了很好的遮掩作用,从远处难以看出这是一个人群聚居的地方。
离欢还指导村民们在窑洞两边用粗大的竹管搭建了两条饮水管道,将后山那道瀑布下的山泉水沿着竹管引来,同时在山前挖了一条大沟,连通不远处的那条小河,这样既解决了全村的人畜饮用水问题,又灌满了那条大沟,形成了一道看似天然的护寨河。
他悄悄向老族长建议,成立了全村十五岁至五十岁男丁组成的护村队,将十几个猎户任命为护村队的领头人和骨干,组织大家练武自卫。
护村队在进山道路上设置了三道屏障,前两道都是巧设的机关陷阱,进山的人看不到,出山的人却能看到警示。
第三道屏障则是由护村队分组轮流值守的暗哨,即便是遇到官兵和盗贼来袭,也可以据险而守,同时向全体村民发出警报。
一旦看到前方暗哨的示警,所有的村民就会闻警而动,按照各家各户的分工启动各项防守反击的预案,形成全民皆兵的合力,痛击来犯之敌。
这样的布局和防范措施,几乎都是他们师徒和老族长一起商定的,全村的民众都很支持和拥护。
老族长和村民们都盛情邀请谷玄道长一行长留下来,跟着他们一起重建家园。
离欢也劝师父在此停留一段时间,不仅是因为他的伤势需要静下来休养,而且是景若虹母女也需要休养。
谷玄道长看着一脸黝黑的离欢和满脸疲色的景若虹母女,只得点头答应。他内心其实是很想马上离开的,因为继续停留在这里,不仅意味着他们仍然会遭到穆昊天的追杀,还会给这些善良的村民带来更大的危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