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凶笔记第43章 八音盒诡音:奏响连环凶案的死亡乐章
暴雨如注,雨水砸在刑侦支队的玻璃窗上,扭曲了城市霓虹。我握着手机的手微微发颤,听筒里传来技术员急促的声音:“陆队,第三具尸体上的八音盒,鉴定结果出来了!”
解剖室的冷气裹着福尔马林的气味扑面而来,我和搭档陈默站在不锈钢解剖台前。死者是个二十出头的女孩,面容苍白,脖颈处缠绕着细密的勒痕。她手中紧攥着一个复古雕花八音盒,铜质表面布满绿锈,盒盖上缠绕着玫瑰藤蔓的浮雕,藤蔓间用鎏金勾勒出诡异的眼睛图案。
技术员将检测报告递给我,声音带着一丝不安:“这个八音盒制造于19世纪末的德国,材质特殊,上面检测出大量磷粉。更诡异的是,我们发现每具尸体旁的八音盒播放的都是同一首曲子——《致爱丽丝》的变调版本,但旋律中混入了尖锐的杂音,就像有人在指甲刮擦玻璃。”
陈默皱起眉头:“三起案件,三名年轻女性,死亡时间都在雨夜,凶手每次都会在现场留下这个八音盒。这肯定不是巧合!”
我翻看着前两起案件的卷宗,突然注意到一个细节:“你们看,这三名受害者虽然身份、职业各不相同,但她们的左耳后方都有一个细小的针孔。凶手应该是先用某种药物麻痹受害者,在进行作案。”
深夜的办公室,我和陈默盯着白板上的线索,试图拼凑出凶手的作案逻辑。突然,陈默指着地图上的三个案发地点:“陆队,你看,这三个地方连起来,刚好是一个倒置的五角星!”
就在这时,我的手机突然响起,是法医打来的电话:“陆队,最新发现!第三具尸体的胃里检测出一种特殊的安眠药成分,这种药己经停产二十年,只有精神病院还可能留存。”
我们立即赶往本市最大的精神病院——安宁疗养院。院长翻看着旧档案,脸色凝重:“这种安眠药确实曾用于重度躁郁症患者,但早在二十年前就因为副作用太大而停用。不过......”院长停顿了一下,“二十年前,疗养院发生过一起重大医疗事故,一名实习医生在给患者注射药物时,误将过量的安眠药当成镇定剂,导致三名患者死亡。那名医生叫周明远,事故发生后救失踪了。”
这个名字让我的心跳陡然加快。回到警局,我调出周明远的档案,照片上的年轻人眼神温柔,但仔细观察,能发现他眼底隐藏着一丝偏执。档案显示,他毕业于德国慕尼黑音乐学院,辅修医学。
“音乐、医学、德国制造的八音盒......”陈默喃喃道,“这一切也太巧合了吧!”
我们开始调查周明远失踪后的行踪,发现他曾在一家古董店工作过。当我们赶到古董店时,店主回忆道:“周明远对八音盒特别痴迷,他经常说,八音盒的旋律是通往灵魂的密码。有一次,他喝醉了,说自己要用八音盒谱写一首‘完美的死亡乐章’。”
就在这时,第西起案件发生了。这次的案发现场是一座废弃的音乐厅,死者同样是年轻女性,手中紧握着八音盒。当八音盒的旋律响起时,我突然意识到,这些杂音不是随机的——它们组成了一串数字!
我们破译出数字是一个地址,位于城郊的一座老式别墅。深夜,暴雨依旧,我和陈默带领特警小队包围了别墅。推开门,屋内弥漫着陈旧的气息,墙上挂满了八音盒,玻璃柜中摆放着人体解剖图和音乐手稿。
在地下室,我们发现了周明远。他穿着白大褂,面前的桌子上摆放着正在调试的八音盒,墙上贴着西名受害者的照片。看到我们,他露出诡异的笑容:“你们终于来了,我还差最后一个音符,就能完成我的‘死亡交响曲’了。”
“为什么?”我握紧配枪,问道。
周明远眼神空洞,仿佛陷入回忆:“二十年前,那三个病人明明那么痛苦,我只是想让他们解脱。从那以后,我就一首在寻找合适的‘音符’,这些女孩,她们的恐惧、绝望,都是我乐章中最美妙的音符......”
随着警笛声划破夜空,周明远被押上警车。暴雨冲刷着别墅的台阶,八音盒的旋律在雨中渐渐消散。但我知道,这座城市的黑暗中,或许还隐藏着无数等待破解的谜题,而我的追凶笔记,永远不会停止书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