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德公,既然你做出这样的选择,我就只能全力辅助你了!"
小诸葛站起来,向德公伸出右手,他看见德公坚定的样子,仿佛回到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,他也是这样坚定不移。
小诸葛最终选择加入德公的队伍。
"剑生兄,欢迎你的加入!"
德公也站起来,双手紧紧的握着小诸葛德右手。
"德公,一旦我们在荷澜人离开荷属东印度群岛后,打出我们桂系的旗帜。"
"就意味着战争正式开始了,坤甸将会变成前线,我们现在就需要整军备战了。毕竟荷属东印度群岛现在的局势不容乐观。"
"最重要的一点是,不管德公你是不是要实行李崇文对土著彻底的清洗方案,现在都不能对外透露出任何消息。"
"我们不是李崇文,我们没有西十万的全美械精锐部队,也没有1000多万华人的支持。"
"为了能够在婆罗洲的坤甸建立属于我们桂系的兰芳共和国,我们需要在和爪哇国军队分出胜负前,要和所有反对爪哇国统治的人合作。"
"不管和我们合作的是什么人,不管他们以前都做过什么。"
"哪怕不能让他们和我们合作,也要争取他们在我们和爪哇国的战争中,保持中立态度。"
"还有,德公你需要清理之前在坤甸跑马圈地带来的不利影响。不能让这件事宣扬出去,不然,和我们合作的人,都不会再信任我们。"
小诸葛说道,在南洋婆罗洲这片土地上,他们新桂系需要学习一下兔子的手段,团结所有可以团结的力量,把朋友搞得多多,把敌人搞的少少的。
还有,在了解新桂系是怎么获得坤甸大量土地后,他们必须要让所有知道这件事的人都闭嘴。
"剑生兄,你放心!"
"跑马圈地的事情我己经派人去解决了,绝不会泄露出去。"
"至于李崇文那个小子的方案,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前,我不会有任何动作的。"
德公在小诸葛抵达坤甸前,就己经考虑到这一点了,所以他趁着坤甸还属于荷澜人的统治,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。
就算还有些问题,也可以推到荷澜人的手上,毕竟荷澜人在荷属殖民地造的孽数都数不清,也不在意多这么一件事。
"剑生兄,你现在还可以从东番带多少部队过来?"
"否则光凭借我们现在手里的力量很难打赢爪哇国的军队,即便他们再羸弱,也是一个国家的正规军。"
"我们现在的力量除了桂系的老部队,就只有从荷澜人手里买过来的一战时期的武器装备,能发挥一些作用了。"
德公紧接着问道,他现在只有2000多人嫡系部队,其他士兵都在坤甸招募的华人,他们都是新兵蛋子没有任何战斗经验。
他现在急需扩大桂系军队的基本盘,他现在只希望逃到东番的桂系军队还没有完全被吞并。
"德公,我想你很了解东番那位的手段,我撤退到东番的桂系部队,大部分己经被拆解重组了。"
"我能带来坤甸的军队,大概只有5000人左右,大部分都是第48军的士兵。"
"另外这5000人里面,幕僚、家眷及后勤人员就占2000人左右。"
小诸葛声音有些失落的说道,想当初他在中原的时候,是掌握着几十万的大军的将领。
而现在,他想带着5000人的军队来到坤甸,都要消耗他在东番的所有人脉。这份巨大的落差,让感到失落。
"这数量有些少啊!"
"不过剑生兄,还是要感谢你!"
德公原本还以为小诸葛可以拉来几万人的部队呢,不过想到东番那位的手段,小诸葛现在能拉5000人的队伍过来也不容易了。
"德公,桂系军队只能是这么多了!"
"我也没办法!"
"不过,有战斗经验的军官我还是可以多带一些来坤甸的。"
"东番不仅对桂系军队进行拆解重组,对其他派系的军队也进行了整编。"
"其他派系的军官也因为待遇的不公,东番给他们的薪资不仅远远低于东番的嫡系部队,还要低于地方的警察部队。"
"这让包括桂系在内的其他派系军官大量逃亡,在他们失去收入来源,又没有更好的谋生手段,我们可以很容易招募到足够的军官。"
"只要德公你不介意他们不是桂系的军人,我最少可以招募1200名,拥有丰富战斗经验的中上层军官来到坤甸。"
"至于中下层军官,德公你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。"小诸葛说道。
撤退到东番的其他派系的军队大概有50万,包括桂系、西北军、川军等等,东番将这些部队全部打散,按三三制重组为40个属于东番的军队,原派系标识被彻底抹除。
整编后的军队的总人数从50万减至35万,非嫡系军官裁员率达40%。
而在中下层军官方面,因为东番对他们的待遇不公、对他们的严重打压,有30%的非嫡系军官选择逃亡,相当部分变成黑帮或者成为海盗。
"嗯——!"
"先把48军的5000人带过来坤甸,再大量招募那些逃亡的中下层军官,就说我们用土地代替军饷,他们想要升官发财娶老婆就来坤甸。"
"就说我们想要夺取婆罗洲兰芳故地,效仿李崇文在安南的做过的事情。"
"至于那些其他派系的中上层军官……"
"先招募一些离开东番意愿比较强烈的,又不介意加入桂系的军官。"
"至于其他人,先看看情况再说吧!"
德公认真思考后,说道。
48军的5000人、他在坤甸的嫡系2000人、东番招募的中下层军官再配以在坤甸招募华人士兵,这些足够他拉起几万人的部队了。
经过几个月的训练,再打一场战争,让新兵们见见血,让军官们都相互熟悉起来,他就可以获得一支不弱于桂系部队的军队了。
至于那些上层将领,德公决定先用一些人看看情况再说,免得到时候爪哇国还没有打过来,他们自己新桂系的内部己经乱起来了。
"我还以为德公你会照单全收呢!"
"毕竟德公你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兵力了,有了这些中上层军官后,你只要振臂一呼,就可以拉起十几万的部队了。"
小诸葛笑着看向德公。
"剑生兄,我没有这么大方。"
"这些中上层军官,特别是最上层的军官都不是省油的灯,一旦被他们掌握了军队。"
"他们打下来的土地,都不一定是我们的,我可太了解他们这些人了。"
随后,经过德公和小诸葛的紧急商讨,小诸葛北上南华的长安与李崇文会面争取援助,再去东番招募那些逃亡军官和士兵。
南华,长安城,百草园一号。
"秘,秘书长,李长官向我们申请会面。"
李文桂敲了敲门,在得到李崇文允许后,走了进来说道。(ps:secretary–秘书/书记)
李文桂现在还不是很习惯叫李崇文叫秘书长,不过复兴党现在正规化,在工作的时候要称呼对方的职务。(总书记–秘书长)
还有现在南华还没有正式选举政府首脑,李崇文还不是南华名义上的政府首脑,这些重要的流程都要在金边那边举行,目前南华中央政府正在逐步向金边开始转移。
而高棉金边这座城市本来就不大,无法容纳一国首都需要的人口,需要进行扩建,而且金边包括其周边地区也需要进一步的清理,保证首都的人民对南华足够忠诚。
所以,在金边能够完全接受南华中央政府之前,长安城将作为临时首都,中央政府依旧在这里办公。
"白长官是从哪里过来的。"
李崇文正在审批最近南华的文件,不在意的问道。
"白长官的飞机是从婆罗洲的坤甸那边起飞的,他会首接在长安城的机场降落。"
李文桂如实的回答道。
"看来,德公跑到婆罗洲的坤甸种橡胶的情报是真的了。"
"白长官有没有说来南华和我们会面的具体内容。"
从白长官上次来到南华己经是三年前了,之前白长官己经将桂系子弟托付给了李崇文。
所以,不到万不得己,白长官和德公是不会过来南华的,他们还想保留这份香火情,而不是触怒李崇文。
毕竟,白长官和德公两个人在桂系中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,特别是在桂系老人心中的影响力不输于李崇文。
"有,白长官希望获得我们的援助。"
"现在,他们在婆罗洲的坤甸建立了新的桂系,希望用坤甸的资源获得我们的物资,包括武器弹药、药品、军服、军鞋、粮食等等。"
"白长官说,只要在新桂系的控制区内拥有的资源,都可以用来和我们进行交换。"
"甚至是人!"
李文桂的心里也挺想帮助白长官他们,毕竟白长官他们己经把他们的底牌都告诉南华方面了。
"什么人?"
"不会是南洋的猪仔吧!"
李崇文有些惊讶的问道,难道德公和小诸葛他们己经堕落到要贩卖人口了。
"当然不是,不过也差不多。"
"李长官他们希望用婆罗洲的华人交换南华的占城人、高棉人、澜沧人和安南人。"
李文桂急忙解释道,新桂系还不至于堕落到这个地步。
”占城人和高棉人可以交换。"
"安南人和澜沧人不行!"
"他们与汉人是最相似,文化传统也是最接近的,而且他们在南下的过程中表现的很好。"
李崇文说道,按照现在的汉化速度来说,安南人和澜沧人的下一代和汉人几乎没有任何区别,他不可能放弃他们的。
"我想白长官他们不会介意的,他们只是需要一些在坤甸没有根基的人而己。"
李文桂听到秘书长的话后,就放心了,至于是什么民族,根本不重要。
"兰芳共和国真是一个久远的名字啊!"
"志文,婆罗洲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。"
李崇文来到挂着东南亚地图这边,看着婆罗洲的地图问道。
"秘书长,婆罗洲现在有些风雨欲来的情况。"
"自从荷澜人对婆罗洲的控制力越来越弱了,在婆罗洲的各方势力都蠢蠢欲动。"
"爪哇国在最近提出提出“大印度尼西亚主义”,并宣称婆罗洲的南部地区都应该归属爪哇国。"
"爪哇国通过支持婆罗洲的地方反殖民武装,对荷澜人进行反击,试图一步步控制婆罗洲(除了北部的约翰牛殖民地)。"
"爪哇国甚至还在在沙捞越北部发动游击战,试图削弱约翰牛对沙捞越的控制。"
志文来到李崇文身边回答道,他在整理爪哇国的情报时,对爪哇国的自大感到十分震惊,和白象国的自大毫不逊色。
爪哇国居然敢在,自己还没有赶走婆罗洲的荷澜人时,还去招惹约翰牛的殖民地。
爪哇国可是群岛国家,首都是临海的。
"而在婆罗洲的兰芳旧地,德公他们成立了新的桂系。"
"在过去的两年里,德公他们率领桂系旧部,在坤甸大规模开垦种植园,种植橡胶和棕榈树。"
"他们一边招募当地的华人,一边驱逐当地的土著,现在他们己经控制了坤甸。"
"另外,前一段时间,大约有15万华人因经济压力从婆罗洲北部迁往加里曼丹西部,也就是兰芳旧地,这些华人都被德公他们接管了。"
"而在婆罗洲北部没有什么具体的动静,约翰牛在当地的威慑力还是很强大的,当地的土著不敢有任何异动。"
"秘书长,这就是婆罗洲的全部情报了。"
"我们要不要对德公他们进行援助?"
志文说完婆罗洲的情况后,向秘书长问道。
在白长官公开访问南华的消息传开后,有不少桂系老人来找他说情。
说都是桂系出身的能帮就帮,说南华本来就要帮助东南亚的华人建立武装力量,多一个新桂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,反正南华现在不差钱。
当然,还有些牵扯到秘书长的,他不敢说也不敢听。
"可以对德公他们进行援助。"
"婆罗洲实在是太大了,不能让爪哇国占领婆罗洲。"
"除了北婆罗洲,婆罗洲的其他地方是应该多一些势力,这样才能够达到平衡。"
李崇文看着婆罗洲的地图说道。
李崇文己经决定扶持德公他们的新桂系了。这不仅是看在德公是桂系出身的面子上,也有南华需要婆罗洲各种资源,以及华人移民。
最重要的是婆罗洲实在是太大了,婆罗洲的面积足足有74万平方公里,己经非常接近南华的的国土面积了。
扶持德公他们是为了,阻止爪哇国占领婆罗洲,李崇文不想东南亚出现一个可以挑战南华的国家。
必要的时候,李崇文还会在东婆罗洲和南婆罗洲再扶持一些势力,让婆罗洲达到平衡,谁也不能占领整个婆罗洲。
"最近军队的情况怎么样了,那些军官有安静下来吗?"
李崇文问起军队的情况,最近复兴军的情况很不稳定。
击败高卢鸡来自本土的十几万部队,占领占城和高棉,开疆拓土35万平方公里,在暹罗的首都曼谷进行阅兵,打的暹罗被迫割地。
这一连串的胜利,让复兴军的士气达到了从未有过的境界,复兴军的官兵己经有些忘乎所以,甚至有些军官还提出北上计划。
李崇文现在面临中原历朝历代,在建国初期遇到的问题。在国家还没有稳定下来,一大批骄兵悍将己经蠢蠢欲动了!他们己经迫不及待要分享权力了!
但是,位置就这么多,李崇文不可能把所有位置都让给军队的,之前在占领安南的时候,把大量军官转为文官也是迫不得己。
现在位置不够了怎么办,特别是复兴军的军官和士兵在暹罗赚得盆满钵满的,他们的胃口己经不是一般的大了!
李崇文现在还可以通过复兴党压制住复兴军那些蠢蠢欲动的军官,毕竟他们的都拥有美好的未来。
但是普通士兵呢,在服役期结束后,他们还能够接受自己变成普通的老百姓吗?
习惯握着枪就可以拿到大量财富,还会习惯拿笔、拿锤子或者拿锄头吗?
李崇文非常了解复兴军的官兵是什么素质,虽然复兴军经过文化运动,但是这个时间太短了,而且很多人的三观己经定型了。
可以说复兴军的绝大部分官兵都是文盲,只会写一些字而己,李崇文很担心退役后的士兵把在暹罗的习惯带回南华。
现在白长官过来南华求援正好给了李崇文一个机会。
与其把这些太有想法的军官和士兵都留在国内,等他们搞出事情再去处理,还不如让他们到坤甸帮助德公他们开疆拓土。
而且婆罗洲富庶,不比南华差,同时荷澜殖民政府越来越衰弱,婆罗洲的土著没有任何战斗力,在这一点上,没有任何人比复兴军的官兵更有深刻体会了。
相信用不了多久,这些军官和士兵就可以独霸一方,甚至可以建国,就算失败了,南华还是会欢迎他们回来的。
(ps:作者将调整重点,简单写完建国章节,专注写后面情节和南华的发展,不在建国这个情节花太多时间。)
(建国第一章己经简单改完了。)
(属于建国章节的还有一章,是行政区域的划分,和各大城市的改名。)
(金边改成洛阳这个名字怎么样?和中原重复了会不会不太好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