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安殿的日子比想象中更加风平浪静,也更加暗潮汹涌。赵贵妃没有急着追问玉珏和账册的下落,仿佛遗忘了那惊心一夜,只是按部就班地让殷雪晴伺候在身边,处理些无关紧要的琐事。然而,这份平静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寻常,像暴风雨来临前的海面,看似宁和,实则积蓄着巨大的力量。
贵妃的柔刀子
赵贵妃的试探,并非刀刀见血的质问,而是浸润着蜜糖的柔刀子。
她会时常召见殷雪晴,话题从宫中新开的腊梅聊到最新的戏曲,再到皇上近期的喜好。看似闲聊,却总是有意无意地带入一些与机要相关的词汇。
“听说皇上最近批阅奏折到深夜,可真是辛苦呢。”赵贵妃叹息着,漫不经心地扫过殷雪晴的脸。
殷雪晴垂眸,轻柔地替她研墨:“皇上勤政爱民,是万岁爷的福气,也是大靖百姓的福气。”
“是啊,有些事情,臣子们呈上来的,也未必是全貌。”赵贵妃话锋一转,声音低沉了几分,“尤其是关于江南的盐务,牵扯甚广,剪不断理还乱。”
江南盐务!这正是账册上记录的重中之重。殷雪晴心头一凛,面上却不动声色。
“娘娘忧国忧民,奴婢佩服。”她依然避重就轻,不接赵贵妃关于具体事务的茬。她明白,赵贵妃在等,等她说漏嘴,等她主动提及自己对盐务的了解,或者,等她暗示自己手中的证据。
除了言语试探,赵贵妃也通过“赏赐”和“任务”来观察她。
一日,赵贵妃赐下一对羊脂玉手镯,价值不菲,却并非宫中常见制式。“这是本宫一位故人所赠,瞧着与你十分相配。”赵贵妃笑着说,眼神却像是要将她看穿。
这对玉镯,让殷雪晴脊背发凉。难道赵贵妃知道了玉珏的存在,在暗示她己经掌握了相关信息?或者,这只是一个新的心理攻势?
她接过玉镯,跪下谢恩,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惊喜和惶恐:“奴婢何德何能,敢受娘娘如此厚爱?这玉镯光润温和,定是极好的物件。”她仔细着玉镯的纹理,仿佛只是普通的新宠小妃嫔对贵重赏赐的欣喜。
赵贵妃见她只字不提玉的质地和象征意义,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失望,但很快便被更深的审视取代。
另一次,赵贵妃让她整理一批陈年的账册,说是要了解前几年的内务开销。“这些东西繁杂得很,你瞧着仔细些,若是发现什么有趣的地方,便说与本宫听。”
有趣的地方?重点就在“有趣”二字。这批账册是否混入了与盐务相关的部分?或者,是在试探她是否有辨别账册真伪和发现其中猫腻的能力?
殷雪晴深吸一口气,领命接下。她知道,这又是一场考验。
神秘侍卫的踪迹与警示
那个神秘侍卫,终于再次出现在了殷雪晴的视线里。
那日,赵贵妃在福安殿内召见了一位佩戴着皇家鹰隼暗纹的禁军统领。鹰隼暗纹,那是只有首属皇上或极少数重臣才能调动的禁军分支。
谈话在内殿进行,殷雪晴在外间伺候笔墨,虽然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,但能感觉到气氛的凝重。那位统领告退后不久,殷雪晴借口去茶水间倒水,走到福安殿通往外界的偏僻回廊处。
就在一个转角,她再次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背影。他正站在回廊尽头的窗边,背对着她,似乎在眺望远方。他的身形挺拔,腰佩长刀,侧脸的轮廓在阳光下显得有些模糊,但那种冷峻的气质,让她瞬间确定,就是他。
更重要的是,在他的脚边,有一朵被风吹落的腊梅,花瓣上,竟沾着一丝暗红的血迹,己经干涸。
血迹!
殷雪晴心跳骤然加速。这血迹是昨夜御花园留下的吗?或者,他在福安殿外,又执行了什么任务,甚至与禁軍统领的到来有关?
她不敢久留,迅速回到茶水间,但脑海中却挥之不去那朵带血的腊梅和他的背影。
他的出现,显然不是巧合。他就在福安殿附近,而且似乎与赵贵妃有某种联系。他是赵贵妃的棋子,还是一个更复杂的角色?
那个带血的腊梅,像是一个无声的警示。在福安殿,危机西伏,稍有不慎,便可能沾上血腥。
福安殿的暗流
在整理那批陈年账册时,殷雪晴打起了十二分精神。她发现,这批账册并非内务府的常规记录,而是偏重于一些隐秘的开支和人员往来。其中夹杂着不少用暗语标注的条目,以及一些她从未见过的符号。
凭着惊人的记忆力和分析能力,殷雪晴在查账的同时,也在大脑中构建着福安殿的内部网络。她发现,福安殿的开销中,有一部分用于资助外面的某些商行和私塾;人员往来方面,除了宫内常规的调动,还有一些记录显示,赵贵妃私下与一些宫外人士保持着联系,其中甚至包括一些江湖人士!
这批账册,与其说是内务开销,不如说是赵贵妃经营自己势力的一份“地下账本”。
她小心翼翼地记住那些暗语和符号,等待机会去破解。她知道,这批账册本身,或許就是赵贵妃的另一个破绽。
同时,她也在暗中观察碧月姑姑。这位赵贵妃的贴身侍女,手握福安殿的实际管事权,福安殿里里外外的人都听她的吩咐。透过碧月与那些特殊侍卫的眼神交流,殷雪晴猜测,碧月很可能是赵贵妃私属势力的核心联络人。
碧月对她始终保持着一种难以接近的距离,恭敬中有冷漠,让殷雪晴无从观察其真实情绪。但她注意到,每当赵贵妃提及敏感话题或有重要人物来访时,碧月都会显得格外谨慎,甚至会提前进行一些不寻常的安排,例如在某些角落增加人手,或者提前清理现场。
这些细微的异常,被殷雪晴默默记下。她像一个无声的侦探,在看似平静的后宫中,挖掘着隐藏的真相。
第三方势力的阴影
尽管被赵贵妃严密“保护”在福安殿,但那种被监控的危机感从未消失。而更深层次的担忧,来自御花园袭击她的第三方势力。他们知道她捡走了包裹,也知道包裹去了哪里吗?他们是否会因为证据可能落入赵贵妃之手,而对福安殿采取行动?
一日午後,天空突然阴沉下来,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沉闷的压抑感。殷雪晴正在侧殿整理书卷,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细微的骚动。
“怎么回事?”碧月姑姑紧张的声音响起。
“回姑姑,坤宁宫那边,似乎走失了一只御赐的稀有金丝雀,正派人到处寻呢。”一个小宫女匆匆回禀。
金丝雀?殷雪晴心头一跳。祥瑞之兆,御赐之物,怎会轻易走失?
这听起来像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宫廷小插曲,但在殷雪晴听来,却充满了不祥的意味。
她仿佛嗅到了熟悉的血腥味。那只“走失”的金丝雀,真的只是意外吗?还是说,这是第三方势力在宫中发出的某种信号,或者,是他们在寻找进入福安殿,或者接近某人的机会?
“走失”的金丝雀,自由的象征,却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意外……这是否暗示着某种潜伏的危机,即将打破福安殿表面的平静?
对弈的筹谋
赵贵妃的棋局在展开,第三方势力的阴影在逼近。殷雪晴知道,她不能再被动等待。
她手中的玉珏和账册,是她唯一的筹码,也是她最大的软肋。继续藏匿,风险巨大;贸然交出,更是死路一条。
她开始思考,是否应该改变策略。也许,可以在适当的时候“透露”一部分信息给赵贵妃,让她看到自己的价值,进而寻求更深层次的合作,以此对抗第三方势力?或者,她应该想办法将信息传出去,给宫外那个神秘的“周”姓之人,寻求外部力量的帮助?
但这两种选择,都充满未知和风险。赵贵妃的信赖能否换来真正的安全?那个“周”姓之人,究竟是敌是友?
唯一确定的是,她必须更主动地出击,在被完全锁定之前,为自己撕开一道生路。
她利用整理账册的机会,悄悄地将一些她掌握的暗语和符号写在不起眼的纸条上,藏在自己的衣袖里。她也在大脑中构建了一条可能的传递信息路线,虽然艰难,但并非没有可能。
她知道,真正的考验即将来临。赵贵妃不会永远只用柔刀子试探,第三方势力也不会永远只是在外围徘徊。
今夜,福安殿笼罩在暗沉的夜幕下,仿佛一只庞大的野兽,蛰伏着,等待着,而身在其中的她,必须在这张看不见的网中,找到那个微小的生机,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,跳出这只步步杀机的金笼。
章末悬念: 那只“走失”的金丝雀背后,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目的?赵贵妃从陈年账册中看出了什么,又会对殷雪晴提出怎样的要求?那个神秘侍卫再次出现,是否意味着他即将采取行动?在第三方势力的潜在威胁下,殷雪晴是选择寻求与赵贵妃的合作,还是冒险联络宫外的神秘力量?她藏在衣袖里的纸条,能否成功送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