晴蚀时空

第13章 暗流涌动风乍起,贵妃眼中棋子新

加入书架
书名:
晴蚀时空
作者:
林疏玥
本章字数:
8360
更新时间:
2025-05-28

李美人的死讯如同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,激起了层层涟漪,但对于后宫这片深不见底的海域而言,这涟漪终归是太过微小。更何况,名义上李美人是因诽谤宫闱,意图攀附皇后而被圣上赐死,罪名大过天,谁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为她鸣不平?

清秋阁内,殷雪晴(沈幼清)平静地听着小环带回来的消息。正如她预料的那样,李美人的死并未引起太多人对她的怀疑。赵贵妃的大怒,皇帝的圣旨,干净利落地了结了李美人的性命,将一切罪责都推到了她个人身上。

“娘娘……那个吴嬷嬷,她今日看奴婢的眼神有些不一样了……”小环心有余悸地说道,想起吴嬷嬷看似平静实则锐利的目光,总觉得脊背发凉。

殷雪晴淡然一笑,“她当然会变。蠢人才会一成不变。吴嬷嬷是个聪明人,她看出了几分端倪,但猜不透全部。她只需要知道,跟着我有好处,或者说,得罪我会很危险,就够了。”

李美人的消失,确实为清秋阁带来了一些 ??。那些曾经畏惧李美人,或者被她欺压过的低位宫人,此刻都对沈幼清流露出敬畏和一丝讨好。沈幼清的“病弱无害”与她雷霆手段的对比,给她们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和心理冲击。她们原以为是绵羊,谁知却是暗藏利爪的狐狸。

翠儿的 ??尤其明显。她姑母因“捡到”那封信有功,得了赵贵妃的赏赐,景仁宫那边也承诺会给她姑母调个好差事。这让翠儿在清秋阁内腰杆硬了不少,看向殷雪晴的目光充满了感激和狂热的忠诚。她主动向殷雪晴汇报清秋阁内一些宫人的小动作和议论,俨然成了殷雪晴在下层的耳目。

然而,并非所有人都对沈幼清抱以善意。与清秋阁相邻的,是贤嫔的居所。贤嫔位居西妃之列,是后宫中除了皇后和赵贵妃之外地位最高的几人之一。她平日里不喜参与宫斗,性情温和,与世无争。但她的贴身女官芸香,性子却颇为尖刻。

芸香曾受过李美人的恩惠,或者说,是李美人的手下曾故意对她示好,拉拢关系。李美人的死,让芸香觉得靠山没了面子受损。又见清秋阁这边因祸得福,氛围变化,便心生嫉恨。

次日请安时,她刻意在贤嫔面前提起李美人的死,“那个李美人也是活该,写那种信,这不是找死吗?不过听说她的信是一个清秋阁的宫女不小心掉的,也不知道真假。奴婢觉得,深宫里哪来那么多巧合啊。” 她说着,若有似无地朝沈幼清的方向看了一眼。

贤嫔只是淡淡地看了芸香一眼,并未接话,但她的眼神中却掠过一丝深思。

坐在上首的赵贵妃,将这一切尽收眼底。她今日依旧妆容精致,笑容得体,仿佛昨日的震怒从未发生过。但在内心深处,她对沈幼清的看法己然完全改变。

她当然不会完全相信那封信是“无意中”遗失的。一个深宫低位宫女,哪有胆子带着那种要命的信件随意行走?即便要送,也该小心翼翼藏好。更何况,这封信出现的时机,恰恰是她沈幼清被吴嬷嬷监视,看似处于困境之时。

这可不是巧合,这是阳谋。

赵贵妃坐在凤椅上,纤长的指尖轻轻敲打着扶手。从最初将沈幼清视为一枚无足轻重的棋子,放到清秋阁软禁起来,到现在,她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病弱的才人了。

沈幼清的手段,不见血,不留痕迹,却一击毙命。她没有亲自出面,甚至没有发出一个明确的指令,就借着李美人的愚蠢和自己的布局,利用了景仁宫,利用了皇帝,干净利落地除掉了一个虽蠢却烦人的李美人。

“能借力,知进退,抓时机……这沈幼清,心智之深沉,远超同龄,甚至许多浸淫后宫多年的妃嫔。” 赵贵妃在心中评价道。

但这种深沉,是优点,也可能是威胁。她能借力打力对付李美人,将来是否也能用同样的方式对付自己?

赵贵妃的眼神变得幽深。她不会立刻对沈幼清下手,至少现在不会。李美人除掉之后,清秋阁的位置空了出来,贤嫔那边又开始蠢蠢欲动。她需要一个能替她震慑宵小,又能被她掌控的力量。

沈幼清,展现出了这种潜力。她如同一把刚刚开刃的刀,锋利,却尚在掌控之中。赵贵妃决定对她进行进一步的**“栽培”与“试探”**。

请安结束后,赵贵妃特意留下了沈幼清。

“清秋阁最近可清净?”赵贵妃的声音带着一丝上位者的慵懒和探究。

殷雪晴恭敬地回道:“回贵妃娘娘的话,托娘娘的照拂,清秋阁一切安好。”她表现得恰到好处的恭顺,没有半点居功自傲。

赵贵妃满意地点点头,“李美人的事,让本宫知道,有些人看着老实,实则心怀叵测。你住在清秋阁,孤身一人,也需多加小心。” 她这是在暗示,她清楚李美人的死与她有关,但并不打算追究,反而借此提醒她日后行事要更加隐蔽。

“娘娘教训的是,奴婢谨记。”殷雪晴顺势领命。

赵贵妃看着她,忽然一笑,“你不是喜欢看书吗?本宫听闻你对史书籍卷颇有兴趣。”

殷雪晴微怔,随即明白这是赵贵妃在试探她。她在秀女考核时表现出的并非才艺,而是对知识的融会贯通,对史书的涉猎便是其中之一。赵贵妃显然派人仔细查过她。

“略知一二,消遣度日罢了。”她依旧谦逊。

“消遣度日?”赵贵妃挑眉,眼神中充满了兴味,“本宫倒是觉得,你对史书的理解,可不是‘消遣度日’那么简单。你可识得周史中,卫后如何以弱势之姿,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,最终保全自身,甚至护住太子之位的典故?”

卫后,周朝显赫的后妃,以其智慧和谋略闻名史册,虽无显赫家世,却能在波谲云诡的后宫和前朝政治中站稳脚跟。赵贵妃这是在用典故点拨她,也是在考量她的智慧和野心。

殷雪晴心中飞速运转,立刻明白了赵贵妃的用意。她这是在引申周史典故,询问她如何在后宫立足,如何在强敌环伺中求生。

“回娘娘,奴婢曾读过卫后传。”殷雪晴低头道,“卫后之智,在于她深谙**‘明枪易躲,暗箭难防’之理,故行事低调,不争一时之气,却善于借势。她更懂得‘敌人的敌人,便是朋友’**的道理,能在关键时刻找到可借之势。而最难得的是,她总能在表面的弱势之下,不动声色地布下后手,令对手防不胜防。”

她没有首接谈论宫斗,而是以史书人物为引,将自己对后宫生存哲学的领悟巧妙地说了出来。这既回答了赵贵妃的问题,展现了她的学识和智慧,又将自己的能力隐藏在对古人的点评之下,显得不那么咄咄逼人。

赵贵妃闻言,原本漫不经心的神色陡然一变。她定定地看着殷雪晴,眸光锐利,仿佛要将她看穿。沈幼清这番回答,字字句句都道出了后宫生存的精髓,也与她在李美人事件中表现出的手段高度契合。

借势、藏拙、借刀杀人……这丫头,果然不是个简单的角色!

片刻的沉默后,赵贵妃忽然笑了,笑声中带着一丝难言的复杂。“好一个‘敌人的敌人,便是朋友’,好一个‘不动声色地布下后手’。”

她不再提卫后,而是话锋一转,“本宫最近夜里总是睡不安稳,许是这偏殿有些闷热了。清秋阁那边可是清凉许多?”

这是赤裸裸的暗示!清秋阁虽然是病弱位份低的妃嫔居住的地方,但地理位置极好,清凉幽静。李美人死后,清秋阁空出了最好的主殿位置。赵贵妃这是在表示,她可以将清秋阁最好的位置賜给沈幼清,作为对她“借刀杀人”的奖赏和利用。

同时,这也是一个试探。看沈幼清是否懂得接住这份恩典,是否会因此生出不该有的野心。

殷雪晴心中一跳,面上却不动声色。这份恩典来得很快,也意味着赵贵妃对她的利用之心变得强烈。接受这份恩典,她将得到更好的居住环境和地位象征,但同时也更深地绑定在了赵贵妃的船上。

“回娘娘,清秋阁得娘娘看顾,确实是个极好的去处。奴婢身子弱,能住在清秋阁己是莫大的恩典。”她恭敬地回答,没有首接说想要那个主殿,也没有假装对那个位置不感兴趣。她只是陈述事实,表达感恩,将决定权完全交给赵贵妃。

赵贵妃欣赏地看了她一眼。这个沈幼清,真是会说话。既表现了自己的弱势,又 implicitly 表达了對“极好去处”的向往,同时也展现了对她这个赏赐者的恭敬。

“既然如此,” 赵贵妃轻柔地说道,“你病弱,确实需要一个清凉安静的地方养病。清秋阁的主殿空着也是空着,便赐予你吧。只盼你早日康复,将来也能为本宫分忧。”

“奴婢谢娘娘隆恩!”殷雪晴立刻叩首谢恩。

这份晋升,不仅仅是居住地的变化。清秋阁主殿,意味着她在清秋阁拥有了真正的主事权,吴嬷嬷的监视也将变成名义上的“协理”。更重要的是,这是赵贵妃在后宫公开承认她“有价值”,并且愿意扶持她!

这对其他嫔妃而言,无疑是一个信号:沈幼清,成了赵贵妃的人!

然而,这份恩典之下,暗藏着赵贵妃更深的规划。

送走殷雪晴后,赵贵妃对心腹女官说道:“派人去查一查这个沈幼清的底。她病弱多年,是如何突然转性的?她那个姑母,是如何恰巧得了李美人的信?所有与她接触过的人,包括那个小环,都仔细查一遍,越详细越好。”

她对沈幼清的欣赏是真的,但警惕和掌控之心更甚。她需要确定沈幼清的根底是否干净,她的能力是天赋还是有高人指点,她可以被利用到什么程度,又是否存在不可控的风险。

“沈幼清这颗棋子,能不能成为本宫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刀,还得看她自己造化了。” 赵贵妃喃喃自语,眼中闪烁着冰冷的光芒。

与此同时,被赐死了李美人的消息传到了皇宫深处的一处僻静宫殿。一位身着素雅的妃嫔,正跪在佛像前捻着佛珠。她的身边,一个嬷嬷恭敬地禀报着最新的消息。

听到李美人的下场,妃嫔的眼中没有丝毫怜悯,只有一种看透世情的平静,以及更深沉的悲哀。

“果然。这宫里人人皆是棋子,生死不过是一念之间。”她叹了口气,随即问道:“那封信……落到赵贵妃手里了?”

“是,娘娘。据说是清秋阁一个宫女遗失的,被景仁宫的人捡到。”嬷嬷低声回道,“那宫女是沈才人身边的人。”

妃嫔捻佛珠的手微微一顿。沈才人?那个病弱的沈幼清?竟然能借机除掉李美人,还引起了赵贵妃的注意?

“李太后那边,可有动静?” 妃嫔忽然问道。这个问题陡然拔高了层级,不再是后宫妃嫔之间的恩怨,而是牵扯到了更高的权力中心。

嬷嬷脸色微变,压低声音道:“回娘娘,太后身边的福海公公,最近两日频繁出入宫门,似乎在联络外臣。奴婢听闻,与定国公府有些往来……”

定国公府!那是皇后母家!更是朝堂上与赵贵妃父族针锋相对的势力!

“原来如此……” 妃嫔眼中闪过一丝寒光。李美人的死,不仅仅是赵贵妃清除异己,似乎还牵扯到了更复杂的朝堂与后宫勾结。

《殷雪晴快穿之旅》

大靖后宫风云

清秋阁得势,暗流涌动。赵贵妃抛出诱饵,是栽培还是利用?后宫棋局,层层升高。李美人的死,只是落下的第一颗棋子。而那牵扯到太后与定国公府的暗线,又将引出怎样的惊涛骇浪?

下一章,更危险的棋局即将展开,新的力量登场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