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堂风波暂息,贾政带着既沉重又欣慰的心情回到贾府。他心里清楚,这次危机虽解,可贾府内部的隐患就像藏在水下的暗礁,随时可能让家族这艘大船触礁沉没。于是,他决定趁着这难得的平静,对家族内部来一次全面整顿。
贾政把家族子弟们召集起来,一脸严肃,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,郑重其事地说:“这次朝堂上的危机,咱们侥幸躲过去了,但贾府内部暴露出来的问题,可不能再忽视。从今往后,大家必须齐心协力,心往一处想,劲儿往一处使,别再整那些幺蛾子。家族的兴衰,就靠咱们每个人了。”
王熙凤瞅准这个机会,发挥她的精明能干,重新制定了一套详细又严格的家规。这些家规就像坚固的框架,约束着家族成员,就为了防止再出现之前那种混乱局面。
虽说王熙凤对贾赦之前的所作所为恨得牙痒痒,但在贾政的耐心调解下,还是暂且放下了怨恨,只盼着家族能安稳下来,恢复以前的和谐繁荣。
为了让家族子弟感情更好,化解之前的矛盾,李纨提议办一场温馨的家宴。她想着,大家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,敞开了心扉,把隔阂都消除掉。
家宴那天,贾府里到处张灯结彩,热闹得很。庭院挂满了红色灯笼,喜庆的气氛弥漫在每个角落。众人聚在一起,刚开始气氛还有点拘束,大家都小心翼翼的。不过史湘云一插科打诨,气氛就热闹起来了。
“宝哥哥,林姐姐,咱们可好久没这么聚一块儿了,今儿个可得好好乐一乐。”史湘云举起酒杯,笑得像春天的太阳一样灿烂,大声说道。
林黛玉也微微浅笑,轻声应和:“是啊,但愿往后咱们贾府都能和和睦睦的,别再有那些纷争了。”
可表面看着平静,新的危机却像悄悄蔓延的阴影,正慢慢靠近。在京城,一股新势力冒了出来,领头的是个叫沈渊的官员。沈渊出身寒门,靠着自己过人的才学和狠辣手段,在官场混得风生水起,很快站稳了脚跟。
他野心勃勃,盯上了贾府在京城的商业地位,就像饿狼盯上了肥羊,暗中琢磨着怎么把贾府挤出京城商圈,好给自己的势力扩张开路。
沈渊先利用自己在官场的人脉,在商业上给贾府使坏。他就像在背后操控木偶的人,联合一些小商家抵制贾府的货物。这一下,贾府生意又遭重创,货物积压,利润大幅减少。王熙凤很快察觉到不对劲,马上派人去查。没过多久,就发现是沈渊在背后搞鬼。
“这个沈渊,胆子也太大了!我们跟他往日无怨近日无仇,他凭什么针对我们?”王熙凤气得柳眉倒竖,愤怒地说道。
探春冷静分析:“他这是想在京城商界立威呢,咱们贾府树大招风,自然就成了他开刀的目标。咱们不能干等着,得赶紧想办法反击,不然贾府在商界的地位就危险了。”
就在贾府众人商量对策的时候,沈渊还不罢休,反而变本加厉,在朝堂上也开始搞阴谋。他花重金买通了一些趋炎附势的官员,让他们在皇帝面前说坏话。
这些官员就像沈渊的传声筒,污蔑贾府恃宠而骄,在京城商圈搞垄断,阻碍其他商家发展。皇帝听了,虽然没立刻表态,但看贾府的眼神己经多了几分审视和怀疑。
贾政知道这事以后,忧心忡忡,感觉肩头像压了千斤重担:“这沈渊手段太狠了,朝堂和商界两边下手,咱们得赶紧想出应对办法,不然贾府就危险了。”
与此同时,贾府内部因为生意受挫,又传出一些不和谐的声音。有些家族子弟不懂事,开始抱怨王熙凤的管理能力,甚至要求重新分配家族事务,搞得人心惶惶。
面对家族子弟的质疑,王熙凤心里既委屈又无奈。她强撑着疲惫的身体,耐心跟大家解释:“现在贾府西面楚歌,内忧外患的,我做的每个决策,都是为了家族能生存发展。这时候要是轻易变动,只会让局面更乱,咱们必须齐心协力,一起应对眼前的危机。”
李纨坚定地站出来支持王熙凤:“凤丫头为贾府尽心尽力,大家都看在眼里。现在不是内讧的时候,咱们得一致对外,对付沈渊这个敌人。”
探春也点头赞同:“二嫂子说得对,当务之急是解决沈渊这个麻烦。咱们可以从他的出身和发家史入手,说不定能找到他的把柄,用来反击。”
于是,贾府众人兵分两路,王熙凤和李纨继续稳住家族内部,安抚人心,就像定海神针一样稳住贾府的阵脚;探春带着几个得力助手,像侦探似的暗中调查沈渊的背景。
经过一番仔细调查,探春发现沈渊发家的时候,跟一些不法商人勾结,通过不正当手段弄了不少钱。她还打听到,沈渊为了讨好上司,献上一件稀世珍宝,这珍宝很可能是从一个被他陷害的官员手里抢来的。
探春把这些证据整理好交给贾政。贾政知道事情严重,决定亲自进宫,向皇帝说明情况。
在朝堂上,贾政当着众人的面,义正言辞地把沈渊的罪行一件件揭露出来,每句话都像利箭一样射向沈渊。
沈渊听了,脸色瞬间变得惨白,急忙辩解:“陛下,这是贾府污蔑我,他们为了报复才编出这些谎话。请陛下明察啊。”
皇帝神色凝重,眼中闪过威严,下令严查此事。一番彻查下来,沈渊的罪行坐实了,证据确凿,他无话可说。皇帝大怒,下令把沈渊革职查办,他的党羽也都一并惩处,以正国法。
解决了朝堂危机,贾府在商业上也开始有力反击。王熙凤充分利用贾府的人脉和资源,像个出色的棋手,重新和那些被沈渊拉拢的商家建立联系。她给人家展示贾府的诚意和实力,讲道理,说感情。
在王熙凤的努力下,好多商家都表示愿意继续跟贾府合作。贾府的生意慢慢恢复了生机,货物又畅销起来,利润也渐渐回升。家族内部的矛盾在这次危机化解的过程中也慢慢平息了,大家又团结一心。
可贾府众人心里都明白,这次危机只是暂时过去了,以后还不知道有多少挑战等着他们。
为了应对未来的各种情况,贾政决定加强对家族子弟的培养。不光让他们多读诗书,提升文化素养,还教他们为官之道和经商的方法,指望他们以后能撑起贾府这片天。
林黛玉、薛宝钗这些姑娘们也没闲着,有空的时候,她们不光一起探讨诗词歌赋,提高文学修养,还学了些管理家族事务的知识,想着以后能为贾府出份力,显出贾府女子的聪慧和担当。
贾府经过沈渊这事儿,虽然慢慢恢复了元气,但平静的表面下,新的矛盾像地下涌动的暗流,又在悄悄滋生。
随着家族生意越做越大,管理也越来越复杂,王熙凤虽然精明能干,可也渐渐有点应付不来。有些家族子弟被利益冲昏了头脑,趁机在账目上动手脚,想从家族财富里捞好处。
有一天,李纨查账的时候,像敏锐的猎手发现了猎物,察觉到几笔可疑的支出。这些支出数额不大,但仔细一看,漏洞百出,明显有问题。
她马上把这事告诉王熙凤,王熙凤知道后,气得浑身发抖:“这些人胆子也太大了!我平时对他们不薄,他们居然做出这种吃里扒外的事!”
两人决定暗中调查,把幕后黑手揪出来。一番追查下来,发现是贾琏的几个亲信干的。王熙凤心里一阵刺痛,她没想到贾琏身边的人会做出这种损害家族利益的事,就像在她心上插了一刀。
王熙凤找到贾琏,怒目而视,质问他:“你看看你手下人都干了什么好事!家族生意刚有点起色,他们就开始搞这些小动作,你这个当主子的是怎么管的?你就由着他们胡来吗?”
贾琏却满不在乎地耸耸肩,无所谓地说:“不过是点小钱,至于这么大惊小怪吗?生意场上这种事多了去了,大家都睁只眼闭只眼。”
王熙凤气得浑身发抖,声音提高八度:“这是小钱的事儿吗?这关乎家族的信誉和未来!你要是再这么纵容,贾府迟早被你们毁了!你怎么就不明白,家族兴衰跟咱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!”两人为此大吵一架,最后不欢而散。
就在这个时候,朝堂上也有了新变化。皇帝年纪大了,身体越来越差,太子和几位皇子之间的争斗越来越激烈,就像几只饿虎抢食,互不相让。各方势力纷纷选边站,朝堂局势变得复杂得像一团乱麻。贾政作为朝中大臣,也被卷进了这场纷争,陷入两难境地。
太子那一派希望贾政支持他们,多次派人来拉拢,话说得特别诚恳,还许了不少好处。贾政心里纠结得很,他知道站错队后果严重,一不小心就会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。可又不能轻易得罪太子,不然也麻烦。回到贾府后,他把这事跟大家说了,想集思广益,找个应对办法。
“这太子和皇子之争,关系到国家未来,也跟咱们贾府命运紧密相连。咱们得小心行事,站错队的话,家族可就完了。”贾政忧心忡忡地说,脸上全是焦虑。
探春想了一会儿,眼睛里闪过一丝睿智的光,缓缓说道:“父亲,依我看,咱们贾府现在先别急着表态。不如保持中立,暗中观察局势,再做决定。贸然站队风险太大,咱们得在这复杂的局势里找条安全的路。”
大家都觉得探春说得有道理,商量之后,决定先按兵不动。可保持中立哪有那么容易。
太子那一派见贾政一首不表态,开始对贾府不满,暗中使坏,想给贾府找麻烦。其他皇子的势力也在盯着贾府,想拉拢或者打压,贾府在这复杂的朝堂局势里,就像暴风雨中的小船,摇摇欲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