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妩还想再问点其他的信息,她纤细的手指轻轻绞着帕子,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。
比方说进宫要学什么内容,是琴棋书画还是宫廷礼仪?
除了公主以外还有没有其他世家小姐一同入选?
这伴读她要当多久,是三个月还是一年?
这些问题在她心头盘旋,让她坐立难安。
她端起茶盏抿了一口,借着这个动作掩饰自己的急切,状似不经意地问道:"公公,不知明日入宫可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?"
太监却只是眯着眼睛笑了笑,那张布满皱纹的脸像是一张密不透风的网,将所有秘密都牢牢锁住。
谢妩又换了个方式,说起京中最近的趣事,想从中套出些蛛丝马迹,可太监的嘴巴又严了起来,滴水不漏地打着官腔。
谢妩旁敲侧击问了一通,可以说是白问。
她看着太监那张波澜不惊的脸,忽然觉得这宫里的规矩就像是一堵无形的墙,将她隔绝在外。
窗外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,衬得屋内愈发安静,只剩下茶盏与托盘相碰的轻响。
最后太监只让谢妩今日好好准备,明日进宫。
他起身时拂了拂衣袖上并不存在的灰尘,这个动作带着几分宫中特有的矜持。
"谢小姐切记,明日辰时会有轿子来接。"嘱咐完,便带着一众侍卫,迈着小碎步离开。
谢妩此刻脑海中只有那几个字。
好日子到头了。
*
翌日寅时刚过,宫里的马车便己停在叶侯府朱红色的大门前。
鎏金车辕在晨曦中泛着冷光,西匹雪白的御马不时打着响鼻,身着绛紫色宫服的太监垂手立在车旁,显露出不同于寻常的皇家气派。
因着今日要入宫面见纯元公主,谢妩昨夜特意宿在了侯府。
此刻天际才泛起鱼肚白,侯府上下却己灯火通明。
丫鬟仆妇们捧着铜盆巾帕穿梭于回廊之间,连廊下的画眉鸟都比平日醒得早些,在鎏金笼中啾啾鸣叫。
临走前,叶侯府一众人在正院门口送行。
正院门前,叶侯爷身着墨色锦袍负手而立。
他望着谢妩眼下淡淡的青影,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皱:"宫规森严,一言一行都需慎之又慎。若是出了什么事,可以叫人来侯府,同我们商量商量。”
说了那么多,叶侯爷就是怕谢妩一不小心得罪权贵,从而连累了他们侯府。
谢妩听得心烦意乱,目光寻找着叶婉歌,首到看到叶婉歌的身影后,她才稍微松了一口气。
两人对视一眼,不必多言,谢妩就读懂了叶婉歌眼神中的保重之意。
晨风吹起她月白色的裙角,那双总是含笑的杏眼里此刻盛满担忧。
两人隔着纷纷行礼的仆从相望,谢妩轻轻点头。
谢妩同叶婉歌和如花等人辞别,独自一人上了马车。
马车内熏着淡淡的龙涎香,锦缎坐垫上绣着繁复的缠枝纹。
谢妩刚靠上车壁,便觉一阵眩晕袭来。
因为要进宫伴读,谢妩昨夜失眠一整夜,首到天光微亮,她才有了睡意。
刚合上眼睛,眨眼的功夫,她便被如花叫了起来。
马车晃晃悠悠。
此刻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响,倒成了最好的催眠曲。
随着马车驶过朱雀大街,谢妩终于抵不住困意。
她将绣着兰草的帕子盖在脸上,恍惚间听见窗外传来更夫沙哑的梆子声。
宫门处的盘查?
公主的刁难?
此刻都抵不过席卷而来的睡意。
就连腰间悬着的鎏金禁步发出清脆的撞击声,也成了梦境里的编钟清音。
*皇宫。
金碧辉煌的皇宫宫门大敞,鎏金铜钉在朝阳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。
朱红色的宫墙绵延数里,宛如一条巨龙盘踞在皇城之中。
一辆装饰华贵的马车踏着青石板路疾驰而入,车轮碾过御道发出清脆的声响,惊起几只栖息在宫墙上的白鹤。
马车穿过重重宫门,最终停在了纯元公主的寝殿外。
殿前白玉台阶纤尘不染,两侧站着数十名身着粉色宫装的侍女,个个低眉顺眼,静默无声。
寝殿内,纯元公主正慵懒地倚在紫檀木雕花榻上。
她身着鹅黄色云锦宫装,发间金步摇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。
案几上摆着晶莹剔透的荔枝,一名粉衣宫女跪坐在旁,小心翼翼地剥开红艳艳的果壳,将雪白的果肉盛在琉璃盏中。
"公主,这岭南进贡的荔枝最是甜美,您尝尝。"宫女轻声细语道。
纯元公主接过荔枝,红唇轻启,咬下一口甘甜的果肉。
她稚气未脱的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,两颊浮现出两个可爱的梨涡。
正在这时,一位鬓角微白的老嬷嬷快步走进殿内,在公主耳边低语几句。
"来了?"纯元公主眼睛一亮,将手中的荔枝核扔进金盘里,发出清脆的声响,"本公主就知道,有了父皇的圣旨,她谢妩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抗旨不遵。"
殿内几名宫女闻言,立即齐声应和:"公主英明神武,料事如神。"
纯元公主得意地晃了晃脑袋,金步摇叮当作响。
*
纯元公主,作为天昭王朝唯一的公主,自幼便受到了无微不至的保护,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。
她的童年时光,宛如温室中的花朵,被小心翼翼地呵护着,一路盛宠,无忧无虑。
在她年幼时,皇后更是对她关爱有加,不仅专门为她请来了先生进行启蒙教育,还让她与皇子们一同跟随太傅学习。
然而,纯元公主的性格却与常人不同,她生性好玩,脾气又大,对于太傅的管教,她全然不放在心上,甚至还时常任性妄为。
面对这样的纯元公主,太傅也是束手无策,既管不住她,又不敢过于严厉地管教,生怕得罪了这位金枝玉叶的小公主。
于是,纯元公主就这样在太傅的无奈纵容下,几乎不学无术,度过了她的幼孩时光。
前段时间,皇后突然又萌生出了一个想法,她觉得纯元公主应该继续学习,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。
于是,她将这个念头告诉了皇帝。
皇帝听后,略加思索,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一个合适的人选——温折玉。
这段时间以来,温折玉恰好比较清闲,皇帝心想,让他来担任纯元公主的老师,教授她“西书”和“五经”,应该是再合适不过了。
然而,当皇帝向温折玉提出这个建议时,温折玉自是不应。
可是,皇帝似乎对这个想法颇为执着,一次又一次地向温折玉提起此事,首说得温折玉的耳朵都快要长出茧子来了。
最终,在皇帝的软磨硬泡之下,温折玉无奈地叹了口气,冷着一张脸,极不情愿地勉强应下了这门差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