狗尾巴草能明目,你当真了?

第257章 挖池塘

加入书架
书名:
狗尾巴草能明目,你当真了?
作者:
林下鸟
本章字数:
4736
更新时间:
2025-06-13

李旭的目光落在水缸角落里的几条小鱼身上。

那是原本就在水缸里养着的本地鲫鱼。

刚才福寿螺都死了。

李旭把它们的尸体捞出来扔掉。

正好看看水葫芦对其他水生生物的影响。

令人意外的是,这几条鱼不仅活得好好的,甚至比之前更加活跃,在水葫芦的根系间灵活穿梭,时不时啄食叶片上附着的水藻。

"鱼没事......"李旭松了口气,伸手轻轻搅动水面。

鱼儿受惊,迅速躲到了水葫芦茂密的根系下。

老钱凑过来看:"老板,这水葫芦还挺挑食啊,专杀螺不杀鱼?"

李旭点点头,若有所思:"看来这'灭虫'特性确实只针对无脊椎动物。"

他拿出笔记本记录下这一发现,"去帮我再抓些其他水虫来,要常见的。"

当天下午,老钱带着几个玻璃罐回来了。每个罐子里都装着不同的水生昆虫:

水蜈蚣:细长的身体,两侧密布划水用的刚毛

龙虱:黑亮的外壳,强壮的后足像桨一样

松藻虫:扁平的身体,能像潜艇一样在水中悬停

田鳖:椭圆形的身体,前足特化成捕食用的镰刀

本地田螺:灰褐色的螺旋形外壳,与福寿螺截然不同

李旭小心地将这些生物分别放入装有特性水葫芦的水缸中,然后开始计时。

结果很快显现:

水蜈蚣入水后,起初游动自如,但六小时后开始行动迟缓,最终在八小时后死亡;

龙虱坚持了更久,十二小时后才停止活动;

松藻虫和田鳖则表现出轻微的不适,但二十西小时后依然存活;

本地田螺受到影响,十五小时后死亡。

这与福寿螺几分钟内必死的效果形成鲜明对比!

"太神奇了......"李旭盯着数据面板上不断跳动的统计数字,"对福寿螺的杀伤效率是其他水虫的100倍以上!"

他甚至在心里想到,这算不算自相残杀。

水葫芦和福寿螺都是南美洲生物。

他们自相残杀起来最狠。

老钱挠着头:"老板,这水葫芦咋就跟福寿螺有这么大仇呢?"

"不是仇恨,是进化。"李旭编了一个解释,"在南美洲的老家,水葫芦和福寿螺共同进化了数百万年。水葫芦为了不被吃光,慢慢发展出专门针对福寿螺的防御毒素。"

"而现在,"他轻轻触碰一片水葫芦叶子,"来到我们这片土地,这种毒素变成了致命武器。"

……

与此同时,小日子京都农业研究所。

吉田正一教授盯着电脑屏幕上的一些照片,那是龙国江省的稻田区域。

原本应该绿油油的稻田,现在呈现出大片病态的黄色——福寿螺肆虐的痕迹。

"龙国这次损失惨重啊......"吉田叹了口气,摘下眼镜揉了揉发酸的眼睛。

助手递上一杯茶:"教授,这不是好事吗?龙国的粮食减产,国际粮价上涨,对我们小日子的农业出口有利。"

吉田摇摇头,脸上没有一丝喜色:"你不明白......"

他调出另一组数据,"这次福寿螺的爆发模式太异常了。短短两周内席卷整个江省,抗药性极强,连生物天敌都不起作用......"

他滑动鼠标,画面切换到德克萨斯州的农场:"而且,漂亮国同期也出现了相同症状,你不觉得太巧合了吗?"

助手瞪大眼睛:"您是怀疑......"

"除了孟山都那帮人,谁还能搞出这种定向生物武器?"吉田的声音充满苦涩,"打不过就毁灭,就像当初他们对付我们一样,硬生生把我们的经济搞垮了,失去的三十年……经济整整停滞了三十年啊……"

他关掉电脑,走到窗前。

窗外是京都郊外的试验田,绿油油的稻穗随风摇曳。

"龙国的李旭是个天才,他的海水稻解决了盐碱地问题......"吉田的眼中闪过一丝敬佩,"但在这种肮脏手段面前,再好的品种也抵挡不住。"

助手犹豫地问:"那我们......"

"准备囤粮吧。"吉田沉重地说,"今年全球粮食价格至少要涨30%。龙国如果大规模进口,可能会涨得更多。"

……

确定了水葫芦对福寿螺的灭杀作用后,

李旭就开始想办法培育水葫芦。

昨天早上大概有十多个水葫芦产生了特性,数量太少。

而且也不能在水渠里培育,一方面堵塞流水,另一方面也不安全,很容易被冲走。

李旭看中了桃山下的一个大坑。

大坑大约七八亩大小。

坑底积着浅浅的雨水,长满了杂草,西周的土坡上零星分布着几棵歪脖子树。

这个天然形成的土坑,正好可以作为培育水葫芦的绝佳场所。

"老板,真要在这儿养水葫芦?"老钱扛着铁锹走过来,裤腿上沾满了泥点,"这坑可有年头没用了,底下全是碎石和杂草根。"

李旭点点头,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搓了搓:"土质不错,稍微整理一下就行。"

他指向坑的西北角,"在那儿挖条引水渠,把村里的水渠的水引进来。另一边再开个排水口,做成活水系统。"

第二天一早,十几名工人带着工具来到大坑。

挖掘机的轰鸣声打破了山间的宁静,生锈的铲斗一次次啃咬着坚硬的坑底。

工人们分成两组:一组清理坑底的碎石和杂草;另一组开始挖掘引水渠道。

李旭亲自监督每一个环节。

他让人在坑底铺上一层防渗膜,又运来几车细沙覆盖在上面:"这样既能保水,又能让水葫芦更好地漂浮。"

引水渠挖通的那一刻,清澈的渠水哗啦啦地涌入坑中。

工人们欢呼起来,有个年轻小伙甚至脱了鞋跳进水里,溅起一片水花。

"别闹!"老钱呵斥道,"赶紧把水葫芦移过来!"

李旭带着工人们回到之前发现水葫芦的沟渠。

经过几天的生长,那些未被清理的水葫芦己经繁殖出了一小片,圆圆的叶片挤在一起,像一块漂浮的绿地毯。

"小心点,别弄破了。"李旭示范着动作,"尽量别伤到根系。"

工人们挽起裤腿下到水里,小心地将漂浮的水葫芦网起来,放进准备好的塑料箱中。

箱子里装着从实验室调配的营养液,能帮助水葫芦在转移过程中保持活力。

最让李旭在意的是那十几株己经产生【灭虫+1】特性的水葫芦。

他亲自将这些"宝贝"移植到特制的浮床上,确保每一株都有足够的生长空间。

"老板,这些有啥特别的?"一个年轻工人好奇地问。

李旭笑了笑:"以后你们就知道了。"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