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庞青云:登上权力巅峰

第3章 庞青云再遇上三弟姜午阳

加入书架
书名:
重生庞青云:登上权力巅峰
作者:
毛线君
本章字数:
4190
更新时间:
2025-02-20

庞青云悠悠转醒,他惊觉身旁已然空无一人,莲生不知何时竟悄然离去。

他缓缓坐起身子,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那扇紧闭的窗户,只见缕缕金色的阳光透过窗缝,如细沙般洒落在屋内陈旧的地面上。这熟悉而又陌生的景象,让他不禁产生一种如梦似幻之感。

"我真的又回来了吗?"

他深吸一口气,便迈步朝着屋外走去。

庞青云径直向着村子的方向行去。昔日那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村庄,如今已是面目全非。

村口那棵见证了无数岁月变迁的百年老槐树,此时它却被熊熊战火无情地熏染成了一片漆黑。

走进村子,许多房屋都已残破不堪,有的甚至连屋顶都已经塌陷,参差不齐的房梁突兀地暴露在外。

原本熙熙攘攘、热热闹闹的街道此刻也是冷冷清清,他问了一下村子里的人,已有将近一半的村民被迫背井离乡,踏上了艰难的逃难之路。

庞青云怀揣着满心的期待与忐忑,在村子里苦苦等待了数日,但始终未能见到姜午阳的身影。

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,他心中开始涌起一股不安的情绪,难道是因为自已重生之后,命运的轨迹发生了改变?

庞青云不由得苦笑着摇了摇头,暗自思忖着是否还要继续在这里傻傻等待下去。

他决定再给自已一些时日,如果仍然无果,那就只能前往太平军所在之处,去碰碰运气。

又过去了一天,庞青云正坐在路边

突然,一阵嘈杂而纷乱的马蹄声响彻街头巷尾

“踏,踏,踏,踏,踏......”

那急促的蹄音仿佛鼓点一般。

“来了!”

庞青云心中猛地一震,一种难以言喻的直觉告诉他,来者正是——姜午阳。

“吃完就跟我去干玩命的活!”

伴随着那熟悉的声音传来,庞青云他的心跳陡然加快,血液也开始沸腾起来。

没有丝毫犹豫,他循着声音的方向飞奔而去,心中只有一个念头——找到姜午阳!

终于,在人群中穿梭了片刻之后,庞青云远远地望见了那个曾与他一同经历生死考验的身影。

“姜午阳,姜午阳,......”

庞青云像发了狂似的呼喊着对方的名字,声音因为激动而变得有些沙哑。

此刻,他心中积压已久的委屈如决堤的洪水般汹涌而出,只想一股脑儿地向眼前这位兄弟倾诉。

庞青云气喘吁吁地跑到了姜午阳的跟前,终于近距离看清了那张熟悉的脸庞。

只见姜午阳依旧保持着那份年轻气盛的模样,眼神中透露出坚毅和果敢。他头上仍然戴着那顶帽子,似乎从未换过。

此刻,姜午阳骑在高大的马上,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审视着庞青云。尽管脸上流露出一丝好奇,但更多的却是骄傲和不可一世。

“你是谁?你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?”

姜午阳冷冷地问道,语气中带着几分傲慢。

姜午阳看到了庞青云的官靴,他知道他是清廷的走狗,顿时愤怒。

“都是你们,让我们过上这样的日子”

马蹄声骤响,姜午阳如离弦之箭般从飞驰的马背上飞身而下,落地瞬间身形一稳,手中匕首寒芒闪烁,径直朝着庞青云迅猛冲去。

“又来,你打不过我的。”

庞青云不禁苦笑着摇了摇头

“你跟我已经打过一次了。”

“你胡说什么东西!”

姜午阳双眼通红,嘶吼着持匕首直刺庞青云胸口。庞青云侧身躲开,姜午阳匕首插入地面。庞青云趁机抓他手腕夺匕首,姜午阳抽回手臂转身划向庞青云咽喉,庞青云后仰躲过。

姜午阳猛攻,庞青云躲避寻机反击,看准间隙踢向姜午阳腹部。姜午阳被踢得踉跄,很快稳住又挥匕首冲上去。

庞青云侧身避开抓姜午阳手臂扭夺匕首,姜午阳吃痛用膝盖顶他腹部,挣脱后旋身劈砍。

庞青云后退被石块绊到,就地一滚躲开,捡起石头砸向姜午阳。姜午阳抬手挡开,手臂擦出血痕,仍扑向庞青云。

庞青云躲过攻击出拳,姜午阳偏头躲过,用肘部撞庞青云胸口。姜午阳乘胜追击直刺庞青云心脏,庞青云抓住他手腕,两人僵持。

突然,庞青云跺脚扬起尘土,趁姜午阳视线受阻,过肩摔将其摔倒,迅速压住按住他持匕首的手和掐住他的脖子。

“别挣扎了,姜午阳,我是庞青云”

---

题外话:

在清朝统治的漫长岁月里,男子的辫子发型经历了一系列显著的演变。

清兵初入关时,强制推行的发型极为独特,乃是脑后仅留下如同小指般纤细的一缕头发。

这缕头发会被拧成绳索状,自然下垂,而头顶其余大部分头发则需全部剃除干净,故而得名“金钱头鼠尾辫儿”。

在满族的传统观念里,辫子象征着对祖先的敬重以及民族的延续,而将大部分头发剃去,据说是出于方便骑射作战的考量。

到了嘉庆年间,男子发型悄然发生了变化。从《清俗纪闻》中的绘画便可清晰地看出,头顶蓄发的部位虽然本质上未变,但面积已扩张至相当于一个掌心大小。

与此同时,辫子也开始逐渐变粗,相较于早期的“鼠尾”,此时已形成了“蛇尾”的模样。这种变化或许与社会逐渐稳定,满族文化与汉族文化进一步交融有关。

步入晚清时期,男子的发型再次发生重大变革。此时,发型演变为将头顶四周发际线边缘剃去寸许,整体造型开始趋近于我们在影视剧中常见的“阴阳头”。

而保留下来的长发,则会被精心分作三柳,编成辫子。由于辫子愈发粗硕,因此得名“牛尾辫儿”。

根据张坊所著《清末社会鳞爪》记载,在进行白刃战时,清兵们会将粗硕的“牛尾辫儿”巧妙地缠在脖子上。

辫子如同一种简易的防护装备,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被刀砍时的防御力,为清兵们提供多一层的保护。

正因如此,军人们的辫子往往更加粗厚。倘若遇到头发稀少的士兵,为了达到理想的防护效果以及符合军队统一的发型要求,他们还会特意搭以假发,或者用黑丝线编入辫子之中,从而塑造出更为粗壮的形态。

错乱章节催更!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
  • 新书推荐
  • 热门推荐
  • 猜你喜欢